7月1日,湖北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减灾办)发布7月湖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分析报告。据分析,7月份,湖北自然灾害风险呈抬头趋势,主要是防汛抗旱情况复杂,短时强对流天气难以预测,高温热浪、暴雨洪涝、山洪泥流等多灾并发链发的风险高。
7月份是湖北的梅雨期和盛夏期,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时期和防汛抗旱的关键期。受拉尼娜事件和大气环流综合影响,今年湖北梅雨季呈现“入梅早、出梅早、梅雨量少”的非典型特征。从目前情况及走势看,今年弱梅少雨已成定局,旱涝并存、多灾链发的情况可能成为今年汛期的主要灾情形势。
旱涝急转的风险突出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6月以来全省平均累计降水量152.8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偏少,相对缓解了主汛期的防汛压力。截至6月30日,长江中下游干流宜昌至九江各站、以及汉江中下游干流黄家港至汉川各站的水位均在设防线以下,省内主要中小河流水势平稳,大型湖泊与水库水位均在汛限以下,当前气象水文情况总体利好后期防汛。预计,7月份长江中下游宜昌至九江段水位与常年同期相比将会有所下降,汉江中下游水位略有上涨、但总体可控,省内重要中小河流清江、汉北河、府澴河、沮漳河等来水与多年均值相比偏少,梁子湖、斧头湖、洪湖、长湖、汈汊湖等重要湖泊来水量与多年均值相比也偏少。
“目前,全省江河湖库总体运行平稳,但区域性洪涝和干旱灾害均有可能发生。”省减灾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分析,7月湖北出现全域性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不大,但防汛抗旱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旱涝急转的风险突出。
据介绍,7月湖北防汛进入关键期,虽然当前全省汛情较为平稳,但受上游降雨及两湖流域来水等因素的影响,入汛以来我省江河湖库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位运行的状态,如遇突发暴雨等情况,汛情有可能在局部恶化。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等地,湖库蓄水总体偏多、调洪能力差,中小河流河网密布、抗洪能力弱,更易出现各种险情。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要关注旱情的演进。该负责人介绍,入汛以来,湖北总体气温偏高,降水显著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各地要高度关注旱情的发展,特别鄂东北北部和鄂北岗地等高温少雨的地区要重点做好防范。“预计今年7月,湖北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1~2℃;降水除鄂西北西部稍偏多外,其他大部均偏少,这种气象特点极易酿成‘一雨成涝、一晴成旱’的情况,特别是出梅以后,全省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少雨的气候过程,旱涝急转的风险大。”
应注意防范多灾链发
7月湖北夏季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和升温都有可能达到峰值,以短时强降水、龙卷风、雷电、冰雹等为表现形式的强对流天气可能呈现多发、突发、频发的态势。
记者了解到,6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27.0℃,较常年同期偏高1.8℃,排历史同期第2位,全省314站次最高气温超过35℃,6月24日郧阳极端最高气温达41℃,这些极端情况提示防高温热浪、防极端酷暑对人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是今年盛夏季节防灾减灾的重要任务。该负责人提醒,特别是鄂东地区气温明显偏高且城市相对集中、人口密集度高,更易形成热岛效应,应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各项准备。
“突发性极端强对流天气可能以多种形态出现。”该负责人介绍,综合今年以来的自然灾害形成趋势以及7月的气象水文等情况,“龙卷风”、“陀子雨”以及雷电大风等极端强对流天气会更加活跃。各地各部门要高度关注气象变化、加密加快短临预警预报、丰富应对手段,以快速发现、迅速预警、及时应对的工作态势,化解极端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暴雨、大暴雨及其衍生灾害的应对。
此外,报告还提醒,要注意防范多雨地带多灾并发。主要是鄂西北等多雨中心,集中连片的强降雨,易造成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等多灾并发链发的情况,也可能加大中小河流、湖泊、水库的防汛险情;同时这些多雨地带由于长期受雨水浸泡与冲刷,地质结构发生改变,在短时暴雨、大风、激流等强外力的作用下,这些区域极易形成滑坡、崩岸及泥石流等多种灾害。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史登华 李伟 实习生 刘玉柳
编辑:黄俐琦
编审:谢珊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