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稻应适播勤管避“秋寒”

在江汉平原,目前双季晚稻多采用杂交水稻品种,其抽穗扬花期因熟性差异,多在9月上旬末至中下旬,期间会有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以上低于22~23℃或20℃的低温,导致开花、裂药、授粉、受精不良,空秕率明显增高,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过去常采用的中熟晚粳与现行杂交晚稻,连续3天低于20℃或22~23℃低温达80%保证率的日期分别在9月18日、9月8日左右。因此,“秋寒”对双晚的威胁,迄今依然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荆州农业气象的试验与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对双晚抽穗扬花期“秋寒”的抗避,要以适播早管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选择适宜熟性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栽期

杂交晚稻以早熟、中偏早熟(生育期110天左右)品种为宜,必须能在9月7日前齐穗,只有这样的品种,才能保证有80%以上不受“秋寒”影响。前些年通过对汕优64、常优63、威优77、常优64等4个组合作双晚栽培,与多年前栽培的粳型鄂宜105作对比发现,在播期平均为6月21~22日的情况下,晚杂的空秕率为31.3%,较鄂宜105的23.8%高7.5%,但由于晚杂稻穗大,即使空秕率高,而实粒数平均达118.8粒,较鄂宜105仍多71.6粒,千粒重平均为26.10g,也重0.64g,因此四个杂交组合平均667㎡产量达374.1kg,比粳型105增148.5kg。这说明,在减少“秋寒”损失上,适度扩大优质杂交水稻组合也是一种对策。

关于播期问题,由于早稻采用品种熟性不同,对双晚播种期会有抑制,但一般要求早稻以中熟品种为宜,能在7月20日以前成熟收割。多年试验研究表明,杂交晚稻播种期以6月20日左右为宜,移栽期7月25日左右,所有晚稻都不宜栽8月秧,如果这样做,抽穗开花期大都可以避开“秋寒”。

2、 倘若遭遇秋寒咋办?及早灌水保温、勿怠

由于“秋寒”日期分布变率较大,若不注意气象预报将会防不胜防。一般在“秋寒”到来的前一天向田间灌沟塘水,可起到保温、减冷害的作用,还可向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抗逆性,防功能叶早衰,提高结实率。

同时,一旦遭遇“秋寒”,勿因秋寒怠秋管,结实损失粒重补。据研究,双季晚稻的气候脉动产量,与9月中旬的平均气温,10月平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前者主要是影响穗实粒数的多少,后者主要是影响千粒重的高低。而且10月份的光温条件对其千粒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秋寒”发生早的年份,过后都有一段回温天气,早秋寒后,9月下旬到10月灌浆充实期温光条件较好,有利于灌浆充实增粒重。只要注意防早衰,不过早断水,保持田间干干湿湿到谷黄,就可提高千粒重。

文章作者: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 刘凯文

责任编辑:杜洁

主编:谢珊

编审:罗辉

监制:田国英

(作者:刘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