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什么时候用除草剂

小麦在小麦幼苗期、返青期使用除草剂最好。如小麦幼苗期杂草草龄较小,抗药性较小,药剂用量不用太大,而且防治效果会较好。

防治麦苗的最佳时期是在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最佳时期。

在小麦幼苗期(11月中下旬)时防治杂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时候杂草草龄比较小,对药的抗性也比较小,比较容易防治,用药量也不用太大,即可把杂草防除。

返青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时,也是防治杂草的一个最佳时期,不过这个时候,杂草的草龄大,抗药性比较强,在防治时,必须要增加用药量,这样的话,会无形之中增加了用药的成本。同时还有一点不好之处是,容易引起小麦、后茬作物以及隔壁作物的药害,虽然说这个时期也是可以防治小麦田杂草,不过在施药时要格外注意。

最后给大家提醒一下,小麦除草要注意天气温度和湿度,用药时,平均气温应高于6度,而且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左右最好,如果土壤比较干旱时,应注意加大用水量,如果有积水,则会影响小麦除草剂的药效发挥。

所以在施用小麦除草剂时,要抓住时机,多方面考虑,及时用药,为小麦的高产打下基础。

小麦播种后应该注意避免这6大失误

小麦播种后应该注意避免深播苗、疙瘩苗、立针苗、露籽苗、缺苗断垄、旺长苗这六大失误,否则对小麦产量与质量影响很大。

深播苗

因前茬秸秆较多,旋耕机在翻耕时切草不均匀,播后遇上大雨,在秸草较少或无秸草地段极易造成埋种过深,表土板结,出苗迟缓,甚至麦苗不能正常出苗,或出苗后茎细、叶小、尖黄、株少、蘖少,以至于后期减产。发生这种情况,应在墒情适宜时立即用齿耙进行麦地松土、清棵,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及时出苗和分蘖。深播的麦苗会出现地中茎,这也是深播麦苗的典型特征。

疙瘩苗

在播种量过大,播种技术不精时,往往会出现播种后的麦苗成疙瘩苗。耕地技术不好,土块不碎,大坷垃多;或播种行走时步子不均匀,在行走慢的地方也常有疙瘩苗出现。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掌握科学合理的播量,播前做好种子发芽率测定。二是播前精细整地,力争土粒细碎。对于播种过密形成的疙瘩苗,应用中耕技术及早把多余的苗子除掉。

立针苗

播种质量差,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或播前整地不精细,播后镇压时严重压苗等都易形成立针苗。另外,有时为防麦苗受冻,施用土杂肥盖麦苗,盖得厚,到春季起身时,也容易形成立针苗。立针苗叶片针形,分蘖少,叶片少,麦苗长得细,长相差,形不成足够的分蘖。为防止出现立针苗,在提高整地质量和掌握适宜的播量的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合理的播种深度,一般以3-5厘米为宜,防止过深过浅。不论哪种原因形成的立针苗,都要扒土、中耕去掉多余的麦苗。并及时对立针苗进行施肥浇水,尽快让立针苗健壮生长。施肥宜浇2%-5%的尿素或磷酸二铵溶液。

露籽苗

盖土不匀或者套播小麦,或因机械故障等原因,容易出现露籽苗。露籽苗容易发生冻害,易倒伏,后期易青枯,使用除草剂时也易产生药害,防治的办法是及早盖土。对套播麦可在旋耕机中间安装大规格犁刀,反旋开墒沟,用开沟形成的细土盖种。

缺苗断垄

主要是地力墒情不好,或地面不平,浇水不匀;小麦发芽率不高,掺拌不匀;坷垃大、播种机故障及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的。一般麦垄15厘米以下无苗是缺苗;麦垄15厘米以上无苗是断垄。预防措施:一是精细整地,地要平整。二是足墒播种,如果播种时土地欠墒,一定提前1周浇水,待水分适宜时再播种。三是一定做好麦种的发芽试验,发芽率低于95%的尽量不要用做麦种,播前拌种要匀。四是适时防治地下害虫。

旺长苗

在温度偏高和播种过早、肥水过猛时,往往形成冬前麦苗旺长。出现这种情况,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降低分蘖成穗率,后期容易出现病害、早衰、倒伏,因此不利于高产。凡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冬前要及时实行镇压,过旺的可以多次镇压,有条件的可深耕断根,过度旺长的麦苗并适量喷施多麦巨金等高效化控产品,控上促下,防止冬前拔节,并适当迟施拔节孕穗肥。

文章来源:农业种植网

责任编辑:郑章淋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