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湖北省天门渔薪农民博物馆馆长杨存贵在讲解水车使用方法
天光微亮,照料完家门口六分花生、黄瓜田后,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镇的农民杨存贵拍拍身上的泥土,便溜达到数百米外的老宅,打开大门迎接游客。
“博物馆馆长”是今年79岁的杨存贵的另外一个身份。9年前,他倾其所有,将自家老宅翻新改建,挂上“天门渔薪农民博物馆”的牌匾,开起了一家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小型博物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墙上挂着、空中吊着、地上摆着……200余平方米的宅子里,杨存贵收藏了上千件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农具与生活用品。其中一间房的墙边,还立有一排石碑,刻着由他子女们撰写的长达万字渔薪农民简史。
“很多乡亲们在过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现在都不再使用了。这些老物件凝结了前辈们的智慧,更承载着乡村的发展变化,但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了。它们应该被记录和保存下来。”谈起创立博物馆的初衷,杨存贵说。
2013年前后,随着周边村民修缮旧民居、搬进新楼房,越来越多老物件被当作废弃物扔掉,让杨存贵坚定了开家农民博物馆的想法。他在家门口贴上长期收购老物件的告示,得空时也经常去周边村子打听、收购物品。“乡亲们都很支持我,主动把家里不用的老物件送给我,还有不少广东、黑龙江、河南的朋友也给我寄过粮票、银圆等。”
走进博物馆后院,看着琳琅满目的农具与生活用品,杨存贵眉飞色舞,逐一介绍起来。
“这是石磨,用来把大米、小麦、黄豆磨成粉或者是浆。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出门就可以买到很便宜的豆腐、豆浆,慢慢就没什么人用了。”他说。
“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人拉犁。双手握住把手,拖着在田里走,就可以翻土、松土了。”随着杨存贵的展示,他手中的老家什吱吱呀呀地响了起来。“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件农具,直到现在我都在用。”杨存贵说,由于他的几分田分散在不同地方,面积太小,无法使用机器耕作,这些老物件也因此一直在他手中发光发热。
5月12日,收割机在湖北省天门市新堰口村收割小麦
走出天门渔薪农民博物馆,田间地头处处“新”意浓。距离杨家老宅不远处的王韩村曾是深度贫困村,于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如今,碎土路变成柏油路,连起家家户户;一排排小洋楼前,桃树、银杏树随处可见;成片的农田中麦浪滚滚,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各式农机来回穿梭。
在政策支持下,开了半辈子农资店的徐大斌2019年在村里流转了500余亩田,开起天门市欣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每年种些不同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去年,欣丰合作社毛收入超过100万元,长期在合作社务农的30多位农民每人都多了2万多元的收入。
5月19日,已收割的小麦与油菜籽被摊放在湖北省天门市欣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库房里
在合作社的库房里,除了堆得整整齐齐的化肥与收割好的小麦、油菜籽,记者还看到一辆铲车、一台真空预冷机与一个冰库。“各种农机为我们省了不少事。五六年前,为40亩地耕地、施肥、播种起码需要一个星期;现在租些机器,8个小时就可以全部搞定。”徐大斌说,今年还准备再多置办些机器。
不时置办新机器的还有杨存贵。去年,他给家里的两层小楼添置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两台电热水器和一台饮水机。“随时随地都能喝上洁净水、用上热水,太方便了。”
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名游客参观过杨存贵的农民博物馆,还有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到此集体参观。
“我会一直坚持把博物馆开下去,不断收集更多品类的老物件、新物件,更加全面地记录农民生活的变化。”杨存贵说。
文章来源:新华社武汉记者乐文婉、王天宇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