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宝贵资源,对于孝感高新区来说,尤为珍贵。
与省内其他国家高新区相比,孝感高新区属于“小块头”,规划面积仅80平方公里。
在有限的土地上,孝感高新区通过招引特色产业、升级老园区、推广多层厂房等举措,千方百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从3年前的12万增至21万元。在去年全省“亩产论英雄”集约节约评价中,孝感高新区实现“双超”,即超全省平均水平、超同类国家高新区平均水平。
特色“聚”效益
20000瓦超大功率激光切割机,将一块长6米、宽2.5米以内的板材,像裁剪布料一般,巧手切割。
这是湖北领创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领创激光”)的“看家本领”。
深耕激光行业多年,领创激光主要生产大功率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和多功能激光加工设备,可年产高功率激光设备500台套,实现年产值5亿元,税收2000万元。
领创激光坐落于孝感高新区激光产业园内。激光产业园占地约500亩,是高新区独具特色的产业园之一,这里聚集了一批成熟的激光设备制造企业,包括湖北希欧激光、万力威数控科技、唐晟金属工具制造公司等。
2019年,孝感高新区瞄准光谷激光产业转移,决定打造激光产业园。
“固定资产投资少,但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对于寸土寸金的高新区来说,此举很有必要。”孝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局长孙晓清说。
以激光装备产业特色为导向,激光产业园逐渐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的集聚。据介绍,激光产业园还将扩大规模至1000亩,拟在两年内引进大中小功率激光器、激光切割机、激光探测器、激光焊接器、高端激光成套设备等研发生产企业30家左右。
今年以来,激光产业园提高项目准入门槛,要求新入驻企业亩均税收达到30万元。高新区大胆创新,将优惠政策与项目亩均税收强度直接挂钩,强度越高,企业得到的支持政策越优惠。
走特色产业的路子,高新区定位准确。2017年,高新区从广东引进与日企合作多年的协丰公司建造日商产业园,这也是全省首家日商产业园,汇聚了日本矢崎、日本小糸等20余家知名企业,打造成集汽车零部件、光电子等高端制造产业园区。2018年,高新区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去年引来投资10亿元的耐德石油天然气高端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
老园区“换”新租客
5月,孝感高新区温州工业园迎来一位新租客——湖北创可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现场负责人冷炳雷介绍,公司主要生产新型PVC耐磨地板,预计月底正式投产,第一年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达产后,将成为园区亩产效益最高的企业。”园区管理负责人万钊告诉记者。
这位新租客的到来,也意味着温州工业园迎来“第二春”。
温州工业园是孝感高新区最早的工业园之一,起步于2009年,占地256亩,建筑总面积6.5万平方米。因紧邻澴川北路,交通优势明显,曾红火一时。
但早期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对落地项目没有过多挑选,工业园面临发展困境。
两年前,万钊第一次来到园区时,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园区还有6家石材厂、水泥厂,噪音大,道路上尘土飞扬;厂房外都是私自搭建的板房钢棚。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园区内35家企业,22家税收几乎为零。
2019年底,高新区成立“两清两促”办公室,将温州工业园列入重点管理对象,开展集中综合整治。
第一件事,联合执法部门关停6家严重“散乱污”企业;对于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企业,则由高新区出面,协调转移到其他工业园。
第二件事,进行整体规划、拆除违建、道路改造,老园区面貌焕然一新。
颜值提高,入驻企业质量也得到提高。园区全面实行项目准入制,优先招引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目前,该园区已引进8家高技术加工制造企业。
向上“变”空间
走进孝感高新区,一栋四层楼高的厂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周边多是一至两层的传统厂房,这“高个头”显得“鹤立鸡群”。
这栋多层厂房业主方是湖北阿兴食品有限公司。
“一楼是仓库,二至四楼都是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唐良说,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税收2000万元以上。
20亩的占地,实际产生了80亩的生产空间。
当初想到建多层厂房,是基于公司产品的特性。该公司主要生产保鲜型面包,从生产到包装,一整套生产流水线有百来米,占地面积大。唐良介绍,若按单层厂房建设,至少需占地60亩。但通过建多层厂房,可节约三分之二的用地,减少企业成本。
针对食品、电子等对楼层承重和层高等要求较少的企业,高新区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向空中要空间。
不仅如此,高新区还想方设法“变”空间。以往,单个企业会单独建食堂、宿舍楼、停车场等生活配套,挤占了生产用地。针对这一问题,产业园规划建设集中的公共生活服务配套。例如,日商产业园内,配备可同时容纳上千人进餐的食堂,园区内15家企业的员工都可在此就餐。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乔卫华 李海霞
责任编辑:邵一玲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