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从“吃鱼难”到“吃好鱼”如何打造餐桌上的优质蛋白中国水产品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进行专访。文章报道称,我国水产业蓬勃发展与广大水产科研人员打下的种业基础密切相关。刘少军带领团队通过一个一个实验数据的积累和归纳分析得出了鱼类远缘杂交遗传规律和繁殖规律,这是他们自主创新的成果,教科书中找不到这种可借鉴和模仿的案例。

一、大国渔业数据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量连续3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2020年►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549万吨,渔业产值为13517亿元。

2020年► 专业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口达到457.5万人,是1978年的8.8倍。

2020年► 中国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37元,是1985年的35倍。

2020年► 中国水产养殖种类达到300种以上,养殖水产品人均年有量37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2021年► 农业农村部首次开展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普查主体91万家,采集遗传材料4万余份;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10月正式挂牌运行,保存各类海洋生物种质资源10万份。

2021年► 全年水产品预计产量6693万吨,比2020年增长2.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5388万吨,增长3.1%;捕捞水产品产量1305万吨,下降1.5%。

据专家测算,中国国民的动物蛋白消费约1/4来源于养殖水产品。而且,正在持续增长。

二、从“吃鱼难”到“吃好鱼”

鱼类已成为中国人餐桌蛋白质供应的重要来源、食物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产业蓬勃发展与广大水产科研人员打下的种业基础密切相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少军在采访中表示,“以前做鱼类研究是为了攻克‘吃鱼难’问题,现在要解决如何才能‘吃好鱼’问题。”

刘少军带领团队进行鱼类研究30多年,通过一个一个实验数据的积累和归纳分析得出了鱼类远缘杂交遗传规律和繁殖规律,丰富了杂交育种的理论和技术,为中国人的餐桌增添了更多味美质优的鱼类品种。

刘少军表示,自然界现存鱼类32000多种,是脊椎动物中物种最多的类群,其中淡水鱼约占40%,海水鱼约占60%。众多的鱼类物种为鱼类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也为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亲本来源。但由于鱼类远缘杂交繁殖规律和遗传规律研究的缺乏、共性育种技术的缺失,鱼类杂交研究一度出现盲目杂交,杂交成功率低、利用率低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刘少军团队开展了长期系统的鱼类远缘杂交研究,进行了46个远缘杂交组合研究,获得了36个具有存活后代的杂交组合,在染色体水平探索出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规律,为鱼类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提供了遗传学方面的理论指导,并揭示出主要繁殖规律。刘少军表示:“这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教科书中找不到这种可借鉴和模仿的案例。”

这一研究修正了远缘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观点,丰富了杂交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对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刘少军团队创建了适用于鱼类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的一步法育种技术和多步法育种技术。利用一步法育种技术,研制了鳊鲴杂交鱼、鲴鲌杂交鱼、合方鲫等优质二倍体鱼类;利用多步法育种技术建立了近20个可代代相传的新型二倍体鱼品系及四倍体鱼品系,以这些可育品系为核心亲本,研制了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好等优点的杂交翘嘴鲂、合方鲫2号等多个优质鱼类。其中合方鲫、湘云鲫2号、杂交翘嘴鲂、鳊鲴杂交鱼4个优良品种获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合方鲫、湘云鲫2号等优质鱼类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养殖,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良种是水产业的龙头

据介绍,我国从1996年开始评定水产新品种,到2021年,已经评出鱼、虾、蟹等240个水产新品种,其中超过一半的品种为鱼类新品种(121种)。

刘少军认为,在水产新品种形成过程中,选择育种技术、杂交技术、雌核发育技术都是非常经典的生物学技术,这些经典技术支撑了绝大多数水产新品种的形成。目前水产育种不只局限于高产,创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均衡的优良性状新品种,是当下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主攻方向。

作为淡水鱼类南沙(南繁)育种中心的首席科学家,刘少军介绍,淡水鱼类南沙(南繁)育种中心是以新机制、新模式建设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开展草鱼、鲫鱼、鳊鱼、黄颡鱼等淡水鱼种质资源创制和保存,培育具有高效、优质、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突破性新品种。通过政府+科研团队+企业三方合作,有利于水产供种繁育基地的快速建设。

“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900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5000亿元。为达到这个目标,刘少军认为,“需要突破我国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等瓶颈,提高水产生态养殖标准化、机械化、设施化水平”。

此外,良种还需良养,生态养殖是良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一是要遵守自然规律。养殖过程中应避免养殖场所水泥过度硬化,保留土中微生物等。二是建立大水面、大环保、大产出的理念,加强有规模水面集中(成千上万亩)的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三是提高养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打造良种良养良销全产业链,建立种业高地+基地+农户运行体制。通过种业高地和基地联动,把成熟的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到千家万户,创造更大增值增效增收空间。

四、全球领先的中国水产种业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水产业中心,这是全球最大的种苗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市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贸易集散地,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全球最完备的水产全产业链中心,全球最活跃和极具潜力的水产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指出,中国水产种业产量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多项育种技术国际领先,并在世界渔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水产业和水产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共和国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每一次养殖种类和品种上的突破,都给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推动了渔业从“狩猎型”向“农耕型”转变,促进了一次次的养殖浪潮和大发展,打破养殖对野生种的依赖,推动养殖主导品种的更新换代,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渔业发展道路。

1958年起► 以钟麟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先后攻克了鲢、鳙、草、青、鲮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建立完善了亲鱼培育、催情产卵、受精、孵化等一整套技术体系,结束了养殖鱼苗依赖天然捕捞丰歉难保的历史,成为渔业从“狩猎型”向“农耕型”过渡的关键标志,也为后来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1981年► 赵法箴院士等攻克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使对虾养殖由原来主要依靠天然苗的小规模半人工养殖,进入到大规模全人工养殖时期。

1983年►  赵乃刚等突破了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由农牧渔业部和安徽省科委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个河蟹人工半咸水育苗基地,在安徽滁县竣工,1984年首次育成1050万只蟹苗。

1985年► 刘家富团队以自然海区性成熟大黄鱼为亲鱼,成功培育出7343尾种苗,突破了大黄鱼“离水即死”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雷霁霖院士等从英国引进大菱鲆,突破大规模育苗技术难关,完成了大菱鲆繁殖和养殖系列工艺研究,并迅速形成新兴产业。夏德全院士、李思发研究员等全面突破了全雄罗非鱼大规模育种技术,建立了罗非鱼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罗非鱼出口居我国鱼类之首。

2011年► 恒兴和中山大学合作繁育“中兴1号”,是中国的第一个南美白对虾种虾,填补了国内种虾版块的空白。

2021年► 海兴农成为全球南美白对虾苗销量最大的企业。

我国水产养殖形成了“研究开发一个品种、集成一套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至此,我国水产种业体系形成了由保种、育种、扩繁、苗种生产等产业化体系。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表示,从全球看,我国在种质资源保存、常规方法选育、良种规模化繁育等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方面有优势,整体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有300多种水产经济物种实现了全人工繁育。

目前,全国水产品种550多种,拥有300多种水产养殖经济品种,我国已审定和推广水产新品种240个,水产养殖遗传改良率超50%,培育水产种业企业1.9万余家,年提供苗种6万亿尾(粒)以上,产值超660亿元,支撑了世界三分之二的养殖产量,除南美白对虾及个别冷水性鱼类外完全能够自给有余。


文章来源:鱼市场

责任编辑:张晓曼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