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鳜鱼饲料的营养需求和配制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提起鳜鱼,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这首词,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捕捞和食用这条名贵淡水鱼了。

一、鳜鱼的营养需求

鳜鱼属于典型的肉食型鱼类,蛋白质是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鳜鱼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会减缓生长,降低体增重,并影响免疫力,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但过高的蛋白含量则会降低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增加养殖水体中氮的排放,破坏水质。故鳜鱼饲料中蛋白质的水平和质量至关重要。梁旭芳等认为在鳜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的最适比值为45:12,该比值下鳜鱼生长最快,摄食量达到最大,脂肪以肌肉为主要储积组织,且对肌肉品质有促进作用。吴遵霖等首次采用饲料蛋白质含量梯度法,测出幼鳜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为 44.7%-45.3%。在鳜鱼饲料添加剂的正交试验(吴遵霖等,1997)中,表明 L-肉碱复合物(北京桑普保肝护肝产品“鱼虾4号”)对幼鳜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等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适宜添加量为 500mg/kg。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因此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本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赖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及限制性氨基酸,在鳜鱼饲料中占有重要作用。梁旭芳等认为鳜鱼配合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为2.41%(干物质)时,鳜鱼生长效率最高,而且该赖氨酸浓度可以降低鳜鱼氨基酸分解代谢,提高鳜鱼蛋白合成效率,进而增加鳜鱼蛋白质沉积。吴遵霖等推荐的鳜鱼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为:稚-幼鳜鱼≥2.5%、成鳜≥2.1%,含硫氨酸含量为:稚-幼鳜鱼≥1.6%、成鳜≥1.2%。

脂肪不仅是鱼类代谢活动中能量的重要来源,而且还为鱼类提供必需脂肪酸、磷脂、胆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以维持细胞膜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破坏。梁旭芳等认为鳜鱼饲料的粗脂肪含量为12%时,其生长速度最快,摄食量达到最大,且该脂肪含量不会造成肝脏代谢压力,可以促进鳜鱼的健康生长。吴遵霖等推荐的鳜鱼饲料中粗脂肪含量为:稚-幼鳜鱼≥5%、成鳜≥4%。上述两位专家对鳜鱼饲料适宜粗脂肪含量范围有一定偏差,但对脂肪耐受性较大和对糖类消化利用较差总趋势认识是一致的。随着饲料中脂肪进一步增加,鳜鱼肝脏代谢压力变大,容易造成脂肪肝及肝胆综合征等代谢疾病,因此需要在饲料中额外添加一些保肝护肝的成分,如北京桑普公司保肝护肝产品“鱼虾4号”和“可利康”,这两款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肝胆功能的正常运行,促进鱼体脂肪酸的β-氧化,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节约蛋白、促进生长;提高鱼体的基础代谢率,增强自身免疫力,进而促进其健康生长。

碳水化合物在鱼类饲料中不仅为蛋白质合成提供碳架、供能,还可以作为黏合剂,增加饲料在养殖水体的稳定性即耐水性,减少营养成分的流失,同时也减轻了饲料对水体的破坏。但鱼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对糖类的耐受性较差,我们知道鳜鱼是先天性的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易受惊吓,同时对淀粉等糖类物质代谢能力差,因此植物性蛋白含量高的饲料肯定不行。如果饲料里面含淀粉类物质偏多,长期下去会导致鳜鱼脂肪包心、包肝,从而导致鳜鱼厌食甚至死亡。20年前,配方中淀粉比例一般在18-20%,甚至20%以上来设计浮性料的配方,后来逐渐下调至15%左右,双螺杆膨化机逐步推向市场以后,可以做到12%,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低淀粉膨化(指膨化浮性料)已经可以做到10%,甚至最低可以做到8%。梁旭芳等认为鳜鱼最适淀粉添加量为8%-10%,该添加比例既能显著提高鳜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同时还可以保证饲料在水体中的稳定性。

饲料生产企业不可一味地追求低淀粉配方,因为低淀粉膨化饲料对工艺设备和制粒工人的要求都较高,会给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生产效率带来较大的压力。其实在解决高含量淀粉对肉食性鱼类肝脏的损伤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营养调控的思路来攻克。比如,将膨化淀粉原料换成改性淀粉(一种对生长代谢过程中不会造成肝脏损伤的淀粉原料)或者添加一些能够促进脂肪代谢、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性添加剂(如北京桑普的“鱼虾4号”和“可利康”)。

二、鳜鱼饲料的配制

考虑到鳜鱼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全面性和适口性,鳜鱼饲料对原料质量的要求较高,现在就一些主要原料进行介绍。

鱼粉作为主要蛋白质源,鳜鱼对其质量和数量要求均较高。人工配合饲料中一般选用进口白鱼粉,如美国海鲜白鱼粉(品质好)、俄罗斯白鱼粉(量大但品质不稳定)等。美国海鲜白鱼粉是指美国工船在阿拉斯加海区,白令海和鄂霍茨克海加工的白鱼粉。它的品质具有以下特点:

1、色淡、蓬松、鱼肉多、粘弹性好、易与各种α—淀粉及其它鱼粉搭配。

2、粗蛋白高,均在67%以上,高的可达72%。氨基酸含量平衡,胃蛋白酶消化率均在90%以上,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

3、新鲜度好易保存:挥发性盐基氮低于40ml/100g;组胺低于50ppm,酸价低于1KOHml/g鱼粉。

发酵豆粕、膨化大豆以及大豆浓缩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完整,且抗营养因子含量较少,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这两种植物蛋白作为鳜鱼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蛋白源。

发酵豆粕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发酵菌种技术与中国传统的固体发酵技术相结合,以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接种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最大限度地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效地降解大豆蛋白为优质小肽蛋白源,并可产生益生菌、寡肽、谷氨酸、乳酸、维生素、UGF(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具有提高适口性,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减少腹泻的功效。膨化大豆是整个大豆经过膨化的饲用产品,保留了大豆本身的营养成分,去除了大豆的抗营养因子,具有浓郁的油香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在畜禽及水产料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豆浓缩蛋白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粉碎、去皮、浸提、分离、洗涤、干燥等加工工艺,去除了大豆中的油脂、低分子可溶性非蛋白组分(主要是可溶性糖、灰分、醇溶蛋白和各种气味物质等)后,所制得的含有65%(干基)以上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

鳜鱼人工配合饲料一般会选用深海鱼油作为主要脂肪源,其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可以增强饲料诱食性效果,一般添加量为3-4%。单纯使用深海鱼油的主要问题还是氧化腐败的问题,因此一定要保证好鱼油的新鲜度。同时由于饲料油脂含量较高,所以建议饲料中使用一些促进脂肪能量转化和保护肝脏、预防脂肪肝的饲料添加剂,如北京桑普的“鱼虾4号”和“可利康”。

梁旭芳等认为鳜鱼人工配合饲料除了需要满足鳜鱼的基本营养需求外,还需符合如下一些特殊要求,这些要求在鳜鱼巡食人工饲料初期尤为重要。

1、饲料外形应为长条形,适宜的长宽比为(2-3):1;

2、饲料颜色最好为白色或浅色,颜色不宜太深,这样反差强易被鳜鱼发现;

3、饲料含水量以30%左右为好,太软或太硬鳜鱼均不喜吞食;

4、饲料原料组分应粉碎充分,一般经粗粉与超微粉碎(80-100 目筛分),可多加些油脂使饲料口感更加细腻。


文章来源:桑普生化 作者孔圣超

责任编辑:张晓曼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