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河乡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围绕茶叶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目标,“四步走”共种植茶叶5000亩。
第一步:走出去学。为深入推进全乡茶叶产业发展,转变干部群众思想理念,切实提高茶叶大户散养茶树管理技术及茶叶加工技术,2022年初,乡党委政府先后4次组织20余干部到外市的宜昌远安、襄阳谷城,本市的竹溪县、本县的窑淮镇等地学习,从茶叶的种植、管护到销售,从茶叶的种植技术、修剪技术、采摘技术、茶园的管护模式、茶场与农户的合作模式,外出学习人员都进行了详细的咨询、请教,专心的记录、拍照,做到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第二步:到现场察。新班子到任来,对12个村的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合理规划。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村实地考察、调研,全面摸清各村的资源、潜在优势、产业现状。在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理清思路的情况下,最终确定在辖区内的白沙河村、五塘村、沙河店村、邢家湾村、茅山村、朱家坪村管护、扩展、新建茶园,共计5000亩。其中管护邢家湾村、朱家坪村旧茶园1500亩,扩展白沙河村、沙河店村、茅山村茶园2000亩,新发展五塘等村茶园1500亩。
第三步:请专家教。种植茶叶是一项技术活,从地块的选择、耕作的深度、排灌系统的建设、除草松土、追施肥料、修剪树冠等步骤都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虽然前期外出进行了学习考察,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3月3日,在白沙河村茶叶种植现场,乡党委政府协调邀请了县茶叶协会的有关专家到现场讲解茶叶生产、管理、制作的方法;邀请了窑淮镇产业基地和公司的技术人员,就如何提高茶叶品质、重塑“灯塔”茶叶品牌等向近30余名贫困户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授课。“这次请的专家有水平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我对怎样做好“灯塔”茶叶有信心了,对种好茶带领群众赚钱有信心了。”在茶叶种植现场,白沙河村茶叶产业基地负责人由衷地赞道。
第四步:在坡上种。沙河乡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排水性好,土壤是肥沃的砂质土壤,适合茶叶生长。在规划了茶叶种植后,各村抢抓时节,3月上旬开始了忙碌的茶叶种植。在五塘村新规划的茶叶基地现场,500亩的整齐的梯形土地替代了原本无人耕种的半面坡地,正等着小茶苗入住、成长。“这一片原本是农户的耕地,山坡上不好种,再加上这几年年轻点的都出去打工了,没有人种地,看起来很萧条。今年根据乡党委政府的规划,我们把土地流转过来种茶叶,每亩给农户几百块钱租金。还有在家的老百姓,包括附近火光、高峰村的都在地里务工,每天给80块钱工钱。到时候茶叶树长大了,也是一种景观。”五塘村支部书记代全华说。
“我们本来有500亩,今年又扩建500亩,到时候这放眼看得到的地方,全部都是茶叶,壮观的很。”白沙河村支部书记严兴洲站在修建的观亭台上,指着前面的茶叶基地,告诉来教授茶叶种植技术的专家们。
文章来源:房县新闻网通讯员 任爱琼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