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故驿,牛肉飘香;鄂北平原,香菇叫响。
来自巴东土家族的茶店牛肉和随州传统特产香菇,都是当地知名地理产品。随着旅游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两个老牌美食都焕发全新的光彩。
借助冬奥的冰雪热潮,茶店牛肉火出圈;年轻创二代推陈出新,随州香菇玩起新潮,出口订单应接不暇。
虎年新春,记者走基层访企业,见证山区和农村的新变化。
2月20日中午,在海拔1000余米的巴东县茶店子镇,一间不到200平方米的小店,迎来了五桌品尝“茶店牛肉”的客人,老板吴云辉忙得不亦乐乎。
冬奥会带动冰雪热,今年1月至今,茶店子镇相邻的绿葱坡滑雪场,接待游客10万余人,连带让当地传统土家美食“茶店牛肉”火出圈。“游客们吃完了还会再打包带走几份。”吴云辉告诉记者,近两个月,仅牛肉礼盒就卖出去2000多个,按每盒460元的价格计算,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
小小牛肉片产值3000万
“茶店牛肉”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当地就设有可供路人歇脚的“朱砂土驿站”及卖茶的店铺,茶店子由此得名。古驿之中,牛肉味佳,流传至今,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店牛肉”。
20日,记者驱车来到茶店子镇,山区依然寒风阵阵,不时有外地牌照的车辆疾驰而过。临崖而建的“茶店驿站”中,一座座土家院落古香古色,房顶上仍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
走进吴云辉经营的小店内,一锅锅汤红油亮的牛肉片热气腾腾,每桌还配有花生米、酸萝卜等七八个小菜。“今年入冬后,生意一下就火爆起来。” 吴云辉告诉记者,绿葱坡滑雪场进入旺季后,他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最少也有三四桌客人,多的时候有10多桌。
吴云辉每天早上6时许便到附近的养殖场挑选优质的“小黄牛”。宰杀后历经多道工序,一锅油而不腻、唇齿留香的“茶店牛肉”方能上桌。
不少客人吃完还想吃,吴云辉就找来定制礼品纸盒,将牛肉打包好,再通过快递发出。一来二去,他家的牛肉远销广东、北京等地。
茶店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乐琴介绍,仅茶店子集镇就有35家牛肉餐饮店,除了能够提供堂食,都开始外卖服务。如今,利用“茶店牛肉”品牌的餐饮店已经开到恩施、重庆等地,小小的牛肉片创造了3000万元的年产值。
冰雪“冷”资源带动旅游热产业
与“茶店牛肉”一样火爆的,还有茶店驿站的民宿生意。
“我们总共有30个房间,从12月中下旬到现在,几乎每天客满,最多也就剩一两间客房。”郑家玲是当地青云逸站民宿的老板,她说,现在生意是“淡季不淡,四季不断”,民宿去年的营业收入达到160多万元,预计今年的收入还会增加。在茶店驿站,这样的民宿还有4家。
据介绍,最近2个月,绿葱坡滑雪场接待游客10余万人,比前两年同期的总和还多,营业期间平均每天30多台旅游大巴开进滑雪场。绿葱坡镇党委书记彭峰介绍,2021年,全镇旅游直接收入达2000多万元,滑雪场带动全镇综合收入近1亿元。与绿葱坡相邻的茶店子镇也成了当地冰雪游获益方,餐饮、民宿和滑雪设备租赁等,村民们纷纷在冰雪中干得热火朝天。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高炜 谭凤珍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