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黄却是岁寒时—— 小麦晒“灯光浴” 生育期短一半

室外,暮色沉沉,寒窗雾起。室内,灯光璀璨,暖如春夏。1月19日16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一间温室,只见这里的盆栽小麦金黄一片,丰收在即。

俗话说,芒种时节麦收忙。百米之外的小麦试验田,还是满眼碧绿。这里的小麦怎么提前成熟了?

“这是我们去年刚投用的小麦加代温室。小麦在这里生长,比大田条件下生育期短100天,缩短近一半。”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博士朱展望说。

室内模拟小麦不同阶段生长条件

四周密不透光,推门而入,一片红色世界。一盆盆小麦沐浴在温柔的红光下,植株健壮,籽粒大而饱满。

农作物育种周期长,育成一个品种需要8到10年。科研人员等不了这么久,他们渴望育种材料能尽快生长成熟,能进一步鉴定筛选。

温室加代技术应运而生。

朱展望介绍,温室内新型LED生长灯提供了充足光照,可完全替代自然光,促进植物生长。室内还有定制空调,控制生长温度。小麦苗期需13℃到17℃,拔节后17℃到20℃,抽穗后20℃到23℃……小麦不同阶段的生长条件,温室都可以模拟。

育种温室与大田条件相比,全天候工作,不受自然环境影响,可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这间20平方米的温室是去年该所为提升科研条件而兴建,主要用于小麦分子育种、遗传群体构建和赤霉病鉴定,“将对新品种培育和重要基因资源挖掘等工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朱展望说。

小麦“新秀”有望在这里诞生

“能够住温室的可不是一般的小麦,都是正在筛选的育种材料。”朱展望期待地说,将来生产应用的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可能就出自它们中间。

记者注意到,每盆小麦材料都挂上了一个标签。它们暂时还没有名字,用其“父母”名字代替,也寓意着“强强联合”。如“中麦578/T10217”,“中麦578”是中国农科院选育的一个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T10217”是团队创制的一份高产抗赤霉病材料。科研人员希望两者杂交育成的新品种,在保持抗病性的同时,抗寒性和加工品质得到提升。

为何有的小麦麦穗上套着白色袋子?朱展望解释,那是他们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高抗赤霉病材料,抗性与对照品种苏麦3号相当。苏麦3号是业界公认的抗赤霉病性最强又最稳定的品种,世界范围内重要抗源。经功能标记检测,这些材料不含有苏麦3号的抗病基因Fhb1,很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白色袋子里的穗子是与感病亲本做的杂交,用于构建遗传群体,挖掘这些新的抗病基因。

去年以来,朱展望和同事在温室内种植了400多盆小麦,既有刚进行杂交组配的“新组合”,也有经四五年筛选、遗传性状趋于稳定的“老搭档”,既有瞄准市场需求的重点育种材料,也有用于科学研究的特殊遗传群体。每一盆、每一株都受到科研人员的精心呵护。

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郭英介绍,材料收获又是新的开始,下一步科研人员还要把种子烘干,依据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和表型数据做好种植计划,破除种子休眠,准备下一季的播种。他说,这些工作虽然繁琐,但是新品种培育和重要基因挖掘的重要环节,“每一粒种子都是希望。”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杨子薇 实习生 严梦雪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