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多方发力 共护长江成效初显

长江流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具典型性的区域,是地球上极其宝贵的水生生物宝库。水生生物多样性被视为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长江三鲜”之首的刀鲚俗称刀鱼,是长江流域江海性洄游生物的“旗舰种”。长江下游沿岸有历史悠久的春季品尝刀鲚的饮食传统,20世纪70年代,最高年捕捞量还有过4100多吨的历史记录。可近年来刀鲚捕捞量锐减,市场上出现了连年高价的窘境。同为“长江三鲜”的鲥鱼早已绝迹,野生河鲀数量极少。

长期以来,由于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挖砂采石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据监测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已达92种,历史有分布但近年未采集的鱼类种数高达130余种,接近长江鱼类总数的1/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和白鲟已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数量仅存1012头,葛洲坝下中华鲟亲鱼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2000多尾降至2020年的不足20尾,自然产卵自2017年开始连续4年中断,长江鲟自然繁殖于2000年左右停止,野外自然种群基本绝迹。

充分利用渔业捕捞生产活动从长江中全部退出的十年禁渔窗口期,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保护理念,加速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12月10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在芜湖举行了2021年长江水生生物科学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活动放流中华鲟、胭脂鱼等珍贵濒危鱼类和长吻鮠、青鱼等长江重要鱼类共计10万余尾。

在长江大保护实践中,除了努力减少水质污染等措施外,十年禁渔是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直接的抓手。农业农村部制定并推动实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健全完善资源监测网络,建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同时还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长江禁渔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通知》,对科学规范增殖放流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湖北省洪湖市老湾乡江豚湾社区因守着一段7公里长、江豚经常出没的江汊而得名。这里水面宽阔,江流舒缓,被划为江豚自然保护区。渔民刘治龙退捕后,主动上交了渔船和捕捞证,做起了护鱼员,每天三次雷打不动在这段江堤巡护。

三代打渔为生的刘治龙对江豚并不陌生,每次巡护,他都会通过观察江面上的波纹查看江豚。“禁捕后,江豚的生活环境不被打扰了,饵料充足了。这段江里最少有两头江豚长期活动,有时还能一天看到好几次。”

长江口水域是通江达海的“咽喉要道”,是众多江海洄游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和洄游通道。禁渔以来,农业农村部牵头成立长江口禁捕工作协调机制,设立专项整治组和联合执法指挥部,发布通告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进行联合调度、综合治理。长江口“两省一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32万人次,清理非法网具20多万顶实现“四无”,禁捕前的“天罗地网”乱象得到根本扭转,水生生物江海洄游通道初步打通。

持续监测显示,2017年率先实施全面禁捕的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现在鱼类资源明显恢复,多样性水平逐步提升,特有鱼类种类数由禁捕前的32种上升至37种,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鄱阳湖、洞庭湖、湖北宜昌和长江中下游江段江豚群体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20年未见的鳤鱼在洞庭湖被重新监测到,刀鱼现在能够上溯至长江中游和鄱阳湖。多个迹象表明,禁捕一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长江禁捕效果初步显现。

“长江禁渔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政治任务,成绩来之不易。”马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做到“露头就打”,切实巩固“四清四无”成果;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确保不会对长江十年禁渔大局造成影响的前提下,指导相关省(市)科学审慎研究探索特定资源专项(特许)捕捞和相关水域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方案,确保禁捕管理秩序和资源恢复效果。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冯建伟 编辑兰宇

责任编辑:张晓曼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