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乡村旅游、生态建设……巴东中村村竖起美丽乡村建设新标杆

紧邻华中最大滑雪场——绿葱坡滑雪场,坐拥夏季平均气温20℃的“天然氧吧”,巴野公路穿村而过,地处大山深处的巴东县绿葱坡镇中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点睛下,逐渐成长为名扬山外的小康“明星”。

5年前的中村村交通闭塞,产业基础薄弱,山货出不去、产业进不来。

历史走过5年,精准扶贫的强劲春风拂过,中村村扔掉重点贫困村帽子。省级财政支持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再助力,集体经济从“破零”到“加零”,板块产业构筑村域经济“一盘棋”,生态建设、文明引领做实“里子”、撑够“面子”,中村村走向乡村振兴舞台中央,竖起美丽乡村建设新标杆。

春来破“壳”万物生

——用好“活、捆、盘”三字经 村集体经济有了源头活水

“每年能挣6000元,家里担子轻了,日子也有盼头了。”村民李德芳曾是贫困户,他称“光伏电站将自己从贫困线上拉了回来”。在村里,他走上公益性岗位,到光伏发电站做日常维护,在家门口挣得一份收入。

2017年8月,中村村建成村级光伏发电站,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其中80%用于村基础设施维护、产业奖补、公益性岗位工资支付,20%用于临时救助、突发事件处置等,“阳光资源”变成“阳光资金”。

集体经济是农村发展的主心骨。以前,中村村“钱袋子”是空的,村基层组织没钱办事,群众有心无力、有志难成,然而缺钱的另一头,连着阳光、山水、林地等资源的富饶。中村村念好“活、捆、盘”三字经,探寻资源、资产盘活的“金钥匙”。

走进下落坪片区,一栋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村保管室,土木结构,白墙蓝瓦,室内设置农具展示区、茶文化体验区,一派乡土民俗风。中村村借助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进行改造,租赁给巴东瑾峰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

“死资源”变成“活资产”,中村村绣足“盘”字功夫,资产活了,村集体经济也活了。中村村探索实践集体经济一系列“破壳法”: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依托村级小型项目建设承包经营、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增加收入模式,效益归于村集体;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再将土地统一流转承包给村里2家茶企,从每亩土地流转金中抽出50元进入村集体经济账户。

光伏电站成了村里“光电银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捆绑成利益共同体,村集体闲置的土地、房屋等从沉睡走向苏醒,有效释放资源、资产、资金“三资效应”,集体经济鼓起“钱袋子”,乡村振兴有根基、有动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是中村村的生存论。中村村集体经济从“零”起步,换了“新吃法”,探索“靠山吃生态法”“借鸡下蛋法”“筑巢引凤法”等生动实践,用好“活、捆、盘”三字经,实现集体经济规模“清零”到效益“加零”,书写了一部“春来破‘壳’万物生”的村集体经济成长壮大史。

别具乡土民俗风的“老家下落坪”乡愁体验区

小康滋味别样甜

——村前、村中、村后三块驱动 共绘路边、绿色、美丽经济产业版图

中村村由原中村、下落坪、稻场岭3个村合并而成,进城远、出行难,束缚了发展的脚步。2017年12月,县域骨干公路——巴野公路建成通车,中村村改变“行路难”历史。一条交通线将中村村分割成村前、村中、村后3个板块,三大板块经济勾勒出一张产业新版图。

做好基地增值、农户增收这道“双选题”,中村村巧用“链接”功能,引进湖北正山堂巴东红有限责任公司、巴东瑾峰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吸纳农户务工,农户在产、供、销一体联动中端牢端稳产业饭碗。同时,集中连片发展猕猴桃基地300亩,10余户农户种果卖果,在“一茶一果”产业布局中引爆绿色经济。

放眼沃野连片的村中区域,一级级茶梯沿着山脊、顺着山谷分布,3000亩茶叶基地成了村民致富田。“今年采茶收入近万元,比种玉米、洋芋强好几倍。”2017年,村民鲁鹏发展茶叶13亩,今年已尝到种茶甜头。

下落坪片区处于村后区域,土坯房成集群分布,保存完整,遍布梯田、池塘、水渠,乡味十足。中村村在该片区建成3条游步道,改造特色民居,新建特色拱桥、金鱼池,修葺3口古井,保护古迹、古树,让乡村历史会说话、乡愁味道溢出来。

目前,距巴野路仅7分钟车程的“老家下落坪”主题古村正成乡愁打卡地,优越的交通区位和“后花园”的定位,让乡村旅游支撑更硬核、看点更炫,叫卖山水乡愁,换来美丽经济。

驱车行驶在巴野公路上,桥梁连着隧道,山峦环抱村庄,如同走进一幅田园水彩画。每日数以千计的人流和车流穿行在中村村,让这个巴野线上的“乡村驿站”诞生了10余家农家乐和民宿。

“以前窝在山沟里,穷了半辈子,是这条路给咱们捎来了好日子。”村民李思宝的家距离巴野公路200米,如今他在路边开了一家农家乐,前台专柜陈列着山货土特产,餐桌上的菜肴均来自自家菜园和猪栏,闲置房间装修成民宿,坐在家里即可赚钱,一条公路成就了一条路边经济带。

从国家重点贫困村到小康新村,中村村的“幸福村居图”在交通区位、旅游集散地效应中精彩落笔。中村村的板块产业成长史也是一部鲜活生动的乡村振兴启示录,该村在“因地制宜”逻辑指引下,将“两山”理论融入抢抓区位、科学布局、嫁接要素等实践中,走出了乡村振兴的“中村路径”。

生态新村初长成

——拉循环链条、擦文明标签 用“两只手”共绘乡村新画卷

“你看这火苗热量大着呢,无色、无味,每天都用不完。”打开火炉门,中村村村民田海波指着一团燃烧的火苗,讲述着沼气的奥妙。2014年,田海波当上猪倌,如今已是拥有400余头存栏生猪的养殖大户。以前,粪污往哪排、如何消化掉是田海波头疼的难题。

很快,田海波在“变废为宝”的农业循环经济论中找到答案。在猪场外围建设发酵池、厌氧池、沼气池,对粪污进行三级发酵、过滤、沉淀处理,将粪污转化为沼气、沼液。沼气由输气管进入10余家农户,可作做饭、烤火的清洁能源;沼液进入村内茶叶、猕猴桃基地,转化成有机肥料。

在中村村,由一个生猪养殖场、一群养猪大户组成了养殖方阵,在“粪—沼—田”生态一体链下,养殖粪污实现了分级处理、生态转化,为环境减负、效益加码,粪污难题成了有解方程式。

目前,该村打出“宜居宜游”生态牌,培养、培育村民“扫干净、摆整齐”的好习惯,将卫生厕所建设覆盖全村,主干道沿线设置分类垃圾箱,让垃圾有去处、污水不横流,深入推进村庄风貌改造、治污治水的生态建设实践,描绘“空气常新、清水长流”的生态村庄画卷。

村庄变美了,民风淳朴了,中村村拥有“里子”的强硬核、“面子”的软支撑。每到农历腊月底,中村村“乡村春晚”都会如期举办,舞台上脱贫户讲述小康变迁故事、乡贤能人分享在外创业史、村内文艺舞蹈队送上精神大餐,将中村人的心聚在一起、力量拧成一股绳。“乡村春晚”已成中村村的一块文化品牌,集聚着“里应外合”的乡村振兴力量。

擦亮“乡风文明”标签,让中村村的美丽因子、美丽力量释放。该村将“214”民主管理模式引入村务管理中,把村内乡贤、能人编入人民调解团,组织成立3支舞蹈队,在德治、法治、自治“三治”模式中,打造村务管理“一张网”、干群干事“一条心”的乡村治理新景。

用好生态建设、文明乡风“两只手”,中村村牵引出一条农业产业循环经济链,立起一根文明乡风引领标杆,在内增涵养、外添颜值的内外兼修中,让大山深处这颗小康“明星”更加璀璨。


文章来源:云上巴东

责任编辑:黄俐琦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