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团上村,阳光撒满田间地头,2000亩药田逐渐“苏醒”。11月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团上村,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对白前草进行采挖、清洗、晾晒,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浓浓的药香沁人心脾,因药材产业而鼓了腰包的村民们更是喜上眉梢。
白前草是一种传统中草药,喜温暖湿润气候,种植时间为每年4月下旬至5月,成熟时间为10月至11月,具有润肺止咳等功效,好种植、好管理,存活率高,是团上村的传统支柱产业。
团上村种植白前草迄今已有40年历史,自1974年4月,团上村便建起了药材厂,种植银杏、杜仲、板蓝根、黄柏、红枝等药材200亩。1981年试种野生药材白前草、板蓝根成功。1983年3月开始在全村推广,发动全村党员户带头试种,125户农户试种白前草等十余种药材成功。仅白前草单项总收入就达18万余元,人均增收200余元。1987年1月,团上村被省、县中药材公司共同确定为中药材试验科研生产基地,从此,团上村开始规模性的药材生产,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野草变身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黄金草”,团上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药材村”。
“我家有2亩地,都种植了白前草,现在正值药材采收黄金期,特意回来帮忙采挖”,村民梅仙梅介绍,担心老人在家过度劳累,所以每逢种植和采收白前草的时节,她都会赶回来尽一份力,现在村民的荷包鼓起来了,日子也越过越好。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呈现普涨的态势,由于白前草市场需求量大,更是变得很紧俏,加之气候适宜,白前草药材普遍丰收,农民的收益比往年翻了近一倍。
“旧街今年白前草药材产量预计500吨左右,市场需求预计在1200吨左右,价格从往年的14元/公斤涨到了现在的26元/公斤,亩均收入可达2万元。”武汉市白前堂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红清告诉记者,村里所种植的白前草主要销往安徽亳州、广西玉林、湖北蕲春等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订单,其质量受到了多地药商的一致好评。40年时间沉淀下的种植经验和稳定的销售客源,让团上村的村民更加坚定了种植药材的信心。只要踏实肯干,不怕没产量,不怕没销路。
据了解,下一步,团上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致富带动模式,对全村已有的10多家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管理,让种植技术和收购流程更加规范化。小药材成为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也让当地白前草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龙称 通讯员 林伟 余芳利 覃佐丹 殷洁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