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瓢虫 如何拿下它?

马铃薯瓢虫别名大二十八星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与茄二十八星瓢虫均为植食性瓢虫,二者常混合发生,不仅形态习性相似,取食寄主、为害症状也较为相似,都是以成虫和幼虫为害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百合科等植物,其中以马铃薯、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或龙葵、蔓陀萝等杂草受害最为严重。

在中国,马铃薯瓢虫要为害区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据记载,湖北省有马铃薯瓢虫分布,但武汉地区多年来未发现该虫发生为害,田间所见皆为茄二十八星瓢虫。

2021年春季,武汉市黄陂区和江夏区冬播马铃薯、菜用枸杞以及杂草龙葵等植株上发现马铃薯瓢虫危害,并呈大发生态势。今天为大家介绍马铃薯瓢虫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 帮助菜农对其进行针对性防治。

01为害特点

马铃薯瓢虫的幼虫和成虫主要啃食寄主叶片表皮和叶肉,形成排列规则的黑褐色格状半透明凹纹,严重时受害叶片变褐、变枯,直至叶片以及植株全部干枯死亡。同时也啃食果实,被啃食处呈开裂凹纹斑,果肉组织变色、变僵、变粗糙,失去商品价值。

02形态特征

马铃薯瓢虫成虫体长6~8mm,体宽5.0~6.5mm,瓢形,周缘近卵圆形,体背半球形拱起,赤褐色,全体密被黄灰色细毛。

头长方形,前缘弧形突起,两侧前端着生黑褐色复眼。前胸背板前缘凹陷,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个较大的黑色纵向剑状纹,两侧各有2个或连或分的黑色大斑。

成虫羽化前期鲜黄色,鞘翅无斑,羽化后期黑斑迅速出现;两鞘翅共有 28 个黑斑,黑斑排列不整齐。

卵长约 1.4 mm,弹头形,直立。块产,但卵块中卵粒排列较松散,有明显的间隙。

幼虫共4龄,老熟幼虫体长9~10mm,淡黄褐色,纺锤形,背面隆起,体背密生枝刺。蛹长6~8mm,椭圆形,前端略平,淡黄色。

03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背风向阳的山洞、树洞、土穴、石缝、墙缝、树皮缝、窗台、篱笆下,以及坡地土表内群集越冬。华北地区成虫于翌年5月中下旬出蛰,陕北地区4月下旬出蛰。先在附近杂草上栖息,然后才开始迁移到附近的马铃薯、茄子、豆类作物上繁殖为害。

武汉地区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盛期,5月下旬第1代成虫进入盛发期,6月中旬后随着气温升高及马铃薯的收获田间种群开始减少。

成虫白天活动,进行取食、交尾、产卵,有假死性,受惊扰时常假死坠地。成虫寿命长,第1代约为45天,越冬代可达250天。

产卵期较长,卵多产在叶片背面,每头雌虫可产卵 300 粒左右。幼虫共 4 龄,初孵幼虫多集中取食,有取食卵的习性;2龄后开始分散,多在叶背取食;老熟幼虫在寄主叶背、茎或附近杂草上化蛹。

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瓢虫的发生,但高于28 ℃时幼虫发育速度下降,高温对各虫态发育有抑制作用。卵孵化适宜相对湿度为 90%,相对湿度50%以下不能孵化;幼虫发育适宜相对湿度为50%~75%,在此范围内低龄至高龄幼虫要求的湿度逐渐降低。有嗜食偏好性,成虫取食马铃薯较茄子产卵量大。04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马铃薯等作物收获后及时平整土地,清除杂草和残株,破坏马铃薯瓢虫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虫源基数。

物理防治:利用马铃薯瓢虫的假死性,敲打植株使成虫落入水盆内杀灭。利用卵的易识别性,人工摘除卵块。

生物防治:于卵孵化初期,用含孢子400亿/g的球孢白僵菌1000~2000倍液、含孢子100亿/g的金龟子绿僵菌1000~2000倍液以及16000IU/mg苏云金杆菌10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也可选择2.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于卵孵化盛期,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10%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3%啶虫脒微乳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需特别注意叶片背面着药要均匀,10天后视虫情进行第2次喷雾防治。

文章来源: 中国蔬菜

责任编辑:王艳平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中国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