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温度降低,大棚保温被开始覆盖,通风减少,棚内湿度大幅增加,露水成为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对霜霉病、灰霉病等喜湿型病害发生有利。转大棚时发现,各地菜农用药都是选择最新最好的,可很多病害就是治不住。
病害重在预防,不让它爆发流行,既可省钱省力,又可提高产量。减少冬季病害传播,降低棚内湿度是基础。此外,菜农还要注意意向几个方面。
一、注意时间、地点 提早发现病害
时间:拉棚后立即进棚观察
此时棚内湿度大,最有利于喜湿型病害的发现。一旦发现叶片上有水浸状小点、霉毛等发生,就可以确定病害开始侵染,要注意做好提前防治。此时用药,病原菌数量少,防治效果好,只需要喷洒1-2次保护性药剂就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地点:抓住棚前脸和放风口下两个关键地点。
入冬后,霜霉病、灰霉病、蔓枯病等均为喜湿型病害,开始发生时多在棚前脸处,观察叶片情况。菜农要特别注意棚前脸处,棚膜流下来的露水尽量引流到棚外,避免棚前脸处积水,造成湿度一直超标,容易诱发喜湿型病害。白粉病、病毒病以及部分害虫多在湿度变化较大或干燥的地方率先发生,也就是放风口下。
二、做好空气消毒 预防效果突出
空气消毒技术,切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效果突出,优势独到。空气消毒可以在病原菌传播阶段就将其杀灭,特别适用于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等爆发性强、主要依靠空气传播的病害种类。每亩棚室每次仅需4-5元,使用无需专门器械,只需要温水、水杯即可,相比常规防治技术更加省工省力。
文章来源:中国蔬菜协会 蔬菜植保卫士
责任编辑:王艳平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