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茶城项目正在加紧推进,计划在年底投入运营;保茶集团自动化茶叶生产线等6个茶叶初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
“今年以来,襄阳全市把完善市县乡产业链三级工作体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品牌营销、引导市场主体聚集发展等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为实现茶叶产业2025年发展目标开了一个好头。”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以“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之初心,将茶产业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进行推动,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至2020年,全市拥有茶园42万亩,茶叶年产量达16150吨,实现茶叶产业综合产值75亿元。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基地规模小、加工工艺标准不统一、流通体系不完善、本地茶叶科研技术人员稀缺、公共品牌影响力小等。
为切实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茶叶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作,《襄阳市茶叶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把实施“品牌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作为重点任务,并确定了产业链建设的目标——生态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茶园绿色防控率达到90%;茶叶总产量突破5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品牌提升工程。按照“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在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产品包装、门店推广和宣传活动中,统一规范使用襄阳高香茶公用品牌标志标识。
龙头壮大工程。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加工技术。全市标准化茶叶加工厂达到50家,技术标准在全市60%企业中应用,产品品质提升10%以上,产值提升20%以上。
基地提升工程。实施标准化茶园建设,以南漳肖堰镇等九大主产区为主体,带动周边乡镇,新建标准化茶园10万亩。全力推进新老茶园改造,南漳、保康、谷城三县每年各改造茶园面积不低于2万亩。
流通补短板工程。全市形成3—5个专业化茶叶市场。打造服务“襄十随神”、辐射汉江流域乃至全国的茶叶集散地。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在北上广深等地开办20家以上襄阳高香茶门店。
农科教创新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校(院)企合作,推动机械化采摘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全国茶科院校、产茶强县、重点茶企加强合作,培养新型茶叶实用人才。培养50名茶产业“拔尖人才”、100名种茶制茶“技术能手”。
文章来源:云上襄阳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