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捕夫妻档 守卫孤岛17年

初冬的武湖,清澈碧绿,水明如镜。

位于武汉黄陂、新洲交界处的武湖,南通长江,北连滠水,野生黄颡鱼资源丰富,2013年申请获批成立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黄颡鱼,是重要的优质经济鱼类,具有食用、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多重保护价值,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2018年12月31日,武湖实施全面禁捕,成立湖泊管护队。以前的生产员工转岗为管护员,5支管护队伍,24小时不间断分区巡查武湖湖岸。

武湖禁渔和长江有区别,长江允许休闲垂钓,但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止任何形式的捕鱼和垂钓。而在湖泊管理队队员中,有一对特别的夫妻档——汪瑞雪和胡海英。他们已携手坚守湖中孤岛17年,见证了武湖从“养鱼”为“护渔”的转变。

所谓的孤岛,其实是湖面上的一座两层小楼,1998年建成,用作养鱼生产和湖面看护。建成时,小楼地基处仍是露出水面的浅滩,随着武湖生态持续向好,岸线扩展,水位上升,小楼逐渐成为湖中孤岛,距离最近岸线也超过1公里。

1996年,汪瑞雪来到当时的武湖管理站(后于1998年成立武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4年,胡海英也跟随丈夫的脚步,一起在孤岛驻扎,二人和同事万新明、汪双文一起组成管护一部,汪瑞雪任队长。

从“养鱼”到“护渔”,即使已经有无人机、视频监控等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四人平时的管护工作,仍主要靠船。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武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坐上巡查快艇,行驶近10分钟,才到这一两层小楼。

两层小楼,一楼是厨房、活动室,二楼是宿舍,面积约130平米,却家具家电齐全。四人在小楼里自己开火做饭,还在走道种上南瓜、小葱,增添生活乐趣。

“我们一个月休息4天,其他时间都待在小楼里,随时巡查,不分昼夜。”汪瑞雪介绍,四人任务除了禁捕之外,还要负责环境整治、湖面清理等。非法捕捞者往往后半夜“出动”,凌晨三四点出去巡查是常事。

小楼位于湖正中央,“冬凉夏暖”,汪瑞雪和胡海英,就是靠着自己的韧性,在此坚守了17年。期间,二人的小儿子出生,自满月起就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小楼上,上幼儿园时才离开。 

“经过两年多的禁捕,武湖生态越来越好。我们的付出,值得!”汪瑞雪二人说。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