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技术

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发病条件(1)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2)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3)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

防治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重施药保护等综合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兼抗大小斑病的玉米杂交种。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

3.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夏玉米早播可减轻发病;与花生、甘薯套种,宽窄行种植、通风透光好发病轻;合理灌溉,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4.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时,开始喷药。防效好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每亩用药液50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文章来源:农业种植网

责任编辑:郑章淋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