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虾稻产业研讨及现场观摩会潜江召开

10月18日至19日,湖北省农科院联合潜江市农业农村局、湖北省种子协会在潜江市召开全省虾稻产业研讨及现场观摩会。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各地农业推广部门和种企、粮食加工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观摩虾稻专用水稻品种——“虾稻1号”百亩核心示范现场,就健康稻米选育以及技术研发、虾稻1号推广应用、优质稻订单需求等方面展开交流。

湖北是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这一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生态环保”优势,亩均收益是单一种植水稻效益的2-3倍,是绿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典范。截至2020年底,全省虾稻共作种养面积达700万亩。

稻虾共作模式中的稻米绿色、健康、安全、营养、优质,市场前景广阔。过去缺乏专用虾稻品种,农户用的水稻品种多而杂,导致“虾强稻弱”。2019年,省农科院粮作所、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公司(后称中垦锦绣)与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共同选育出湖北首个适用于虾稻共作模式的专用优质水稻品种——“虾稻1号”,填补这一空白。

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万丙良介绍,“虾稻1号”已完成在江西、安徽和湖南的引种试验。两年来在省内外推广面积达50多万亩,涉及直播、机插、抛秧多种种植方式,以及虾稻、麦(油)后、一季晚稻、再生稻等模式。

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昌华敏认为,实施优质种粮一体化工程,以种企与粮食企业为主体,建立符合“产学研用政”各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粮食收储加工和统一质量标准,实现种子产业育、繁、推与粮食产业产、加、销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将助力湖北虾稻米绿色粮源工程的推进。

省农科院副院长游艾青建议,应从推品种、树品牌、组联盟、建基地方面,推动湖北省虾稻品种与品牌建设,打造一个具有“中国虾稻之乡”地理标识的农业产品,带动湖北水稻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指出,要提高站位,持之以恒地抓好粮食生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湖北贡献。坚持创新赋能,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虾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良种化、生产绿色化、适度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工作推动一体化方面多着力。


文章来源:荆楚网 记者汪彤

责任编辑:毛林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