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技创新转型 襄州农业变“壮”

汉江之畔,沃野千里。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襄阳市襄州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连续14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区)”,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连续4年夏粮总产和播种面积稳居全省第一。

且看襄州农业如何由“大”变“强”、从“胖”变“壮”?

2715家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

9月22日,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如约来到张家集镇史畈村村民韩居正的田间,任务是收割近百亩的水稻。

机声隆隆。老韩娓娓道来:2014年起,他将自家300亩农田交由双丰收农机合作社全程托管。“粮食收购结算时,我再给合作社交服务费。比过去个人种植,每亩增收200元。”他说。

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不少农田撂荒。“土地被农民承包,很难应对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老化、传统模式收益低等问题的挑战。”襄州区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潘登说,“在此情况下,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耕、种、收、管、售等系列服务,很大程度上破解了‘谁来种田’难题。”

襄州区探索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托管或半托管的典型社会化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7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专业合作社1312家,家庭农场488家,种植大户915家。

“我们的服务贯穿整个种植生产经营环节,农民外出务工不愁地没人种、没人管,规避土地流转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双丰收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肖逾介绍,合作社吸纳社员158人,拥有农机454台套,托管面积超过9万亩。

“通过规范化运营引导,襄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农业转型的助推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襄州区委书记刘明锋说,目前襄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实现农、林、牧、副、渔全农村产业覆盖和产前、产中、产后全生产环节覆盖。

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超九成

800余亩农田,需要多少人打理?

襄州区张家集镇何岗村幸达鑫家庭农场法人代表李涛说:1个人!“田里面安装了62个摄像头,我通过电脑就能全程管控。”他说。

先进的科学技术让襄州区农业越来越智慧。襄州区祥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引进的油菜精播机,一台机械一天可播种80亩地,一亩地种子比过去节省50%,肥料节省20%,增产60斤左右。目前,襄州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为91.67%,农机装备数量、大型先进设备及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位列全省第一。

农作物机械化水平高,得益于“襄州造”农机产品的支持。投资55亿元的襄阳东风井关农机产业园年产各类农机具7000台(套),年产值4亿元。丰疆智慧农业公司生产的首台“羿农”植保无人机,填补了全省农机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空白。

刘明锋说:“襄州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主体的经营理念,已由依托资源优势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持续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涉农高新技术企业7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4家;培训农村人才2万余人、职业农民650余人,聘请85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培养农业科技示范主体440个,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

20家省级龙头企业引领高飞

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全自动化卤肉生产线在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投产。第四季度,10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全面竣工,标志着正大公司正式完成生猪产业从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食品销售到生态循环发展的全链条项目建设。

“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我们的品牌效益也得到提升。”正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产业链产值突破70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

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7家,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0家,襄州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入围全省重点培育成长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科院发展与环境中心和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联合评定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汪训前 通讯员 江伟兵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