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花样年华的23岁女孩张晨晨是襄阳南漳人,本应该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一展拳脚,却选择了跟随父亲回乡与土地结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葡萄基地,藤架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葡萄,工人们已经用果袋把葡萄包裹起来了。
采摘园负责人张晨晨说:“我们是从2016年3月份过来建这个草莓和葡萄园,占地160亩,葡萄园现在有110亩。”
张晨晨和父亲先后在城关镇张林村流转土地160多亩种植葡萄和草莓,到现在已投入了400多万元。为了种出味道好、价钱好、销路好的葡萄,张晨晨在选择品种上下了不少功夫。
张晨晨说:“我们前期种的品种比较丰富,有金手指、夏黑、白提,但是存在串型不好看或者市场销售情况不好等问题。所以说前三年一直在选品种、换品种。第四年的时候我们才确定种阳光玫瑰,因为阳光玫瑰属于晚熟品种,挂果时间长,而且耐存放,所以最终确定全部种植阳光玫瑰。”
经过张晨晨的不断摸索和经验积累,种植基地探索出了“游客采摘+外销”的经营模式。
游客李秀俊说:“今天跟着好朋友一起过来采摘葡萄,我们一边摘一边吃,真的太甜了。”
游客张小玉说:“这里葡萄特别甜,口感特别好,孩子玩得也挺开心。”
张晨晨告诉记者:“我们葡萄早期成熟后,主要是通过老客户采摘进行销售;中期成熟的葡萄比较多,通过合作的水果店和超市销售;晚期的话,有水果商贩来收,或者我们出去推销。”
种植基地产品的热卖,不仅让张晨晨看到了农业的希望,也让村民能够通过“基地务工+土地流转”增加收入。
张晨晨说:“我们工人工资,一年大概支出15万到20万,固定工人10个左右。”
目前采摘基地年产葡萄22万斤、草莓3万斤,年收入200万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仅靠种植葡萄和草莓已经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为此,张晨晨把种植基地精准对标市场,引导树立绿色产业发展理念,扩大种植面积,种植青椒、圣女果等经济作物,逐步打造成以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四季果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文章来源:云上南漳全媒体记者:代军锋/郭丹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