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建成

五年努力,一朝梦圆。

7月30日,湖北宜昌城区首座跨径千米大桥——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将举行通车仪式。至此,湖北范围内已合龙及建成通车的长江大桥增至36座。

该桥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运营、中交二航局联合实施。

伍家岗长江大桥连接宜昌市伍家岗区与点军滨江生态新区,全长约2.8公里,全线按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桥宽31.5米,设计时速80公里,主桥为双塔钢箱梁悬索桥,采用一跨过江方式,跨度达1160米。

一跨过江

呵护“水中大熊猫”

大桥选址位于葛洲坝下游15公里,是长江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水中国宝”中华鲟的洄游繁殖栖息地,也是江豚、胭脂鱼活动密集区。

大桥初定的三塔两跨钢箱梁悬索桥结构方案,节省投资、造桥难度较小,但两个主桥墩矗立江中,施工时难免对水质有污染,且灯光、噪音,也会惊扰在水下洄游栖息的中华鲟。

为保护长江水质及珍稀生物多样性,项目团队最终采取了主桥采用主跨1160米悬索桥一跨过江方案,不在水中建桥墩,这样既使中华鲟洄游不受影响,也保证了长江航道不断航。

同时,为避免大规模山体开挖,降低对北岸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团队充分利用山体地形,首次在国内软岩地区将隧道锚应用于千米级悬索桥,采用微爆破工艺,最大限度保护山体完整性。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先后投入了环保资金600多万元,用于修建泥浆沉淀池等设施,把污水分离为清水和泥土,进行循环利用,严格落实拦渣、滤渣、覆盖、沉淀等措施,保证建设过程中没有一滴污水流入长江。

创新驱动

逼出多项重大突破

大桥155米的超高桥塔相当于50层高楼,建造精度要求高、装饰复杂。

北岸主塔施工采用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制的全球首个整体式自适应智能顶升桥塔平台——“桥梁造塔机”,在国内首次将智能顶升平台系统从超高层建筑拓展至大型桥梁领域,实现我国基础设施领域核心技术装备的突破。

中建三局三公司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何承林介绍,桥梁造塔机集成了模架、临建、堆场等各类桥塔施工所需的设备设施,具有一键启动、同步顶升、自动调平、实时监控、安全平稳、精准高效等优点。

桥塔平台采用整体框架结构设计,相对于传统液压爬模的单片式构造,可抵御14级大风,承载能力更大;顶升作业实现“整体无感顶升”;施工效率提高30%以上,还开发应用了智能综合监测系统,一旦荷载误差超5吨、高度误差超5毫米即预警“罢工”,极大提升了桥塔施工安全、质量与效率。

大桥南岸地质特殊,为松软砂卵石层,此处挖基坑像“秤砣落在豆腐上”。负责施工的中交二航局项目生产经理丁刚梁说,项目部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工艺,在地下15米打孔2万多个,灌浆混凝土1600多吨,将“豆腐”变成“石头”。同时,在国内首次将用于地铁施工的咬合桩,用于桥梁锚锭基坑开挖支护中,替代地连墙工艺,实现千米级特大桥锚锭施工的重大突破。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宜昌市城区中环闭环,内中外三环真正成形,对拓展城市路网骨架,完善城市路网布局,缓解宜昌城区过江交通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推进宜昌立足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吕锐 通讯员 肖露 孙春明 张祖礼 秦万清 张延涵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