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袋、分拣、包装、运输……6月15日,在汉川市垌塚镇王畈村,成片的黄桃进入收果期,6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作业,将采摘好的黄桃打包分箱。“这120箱黄桃,将在今晚被运往华南水果批发市场。”湖北园博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同元说,合作社共有1200亩黄桃,分早中晚3批次梯级上市,从5月一直持续到8月,目前已卖出20万斤商品果,供不应求。
黄大圆、甜脆香,金灿灿的黄桃为王畈村带来了生机。但王畈村并非一直“果香四溢”,2015年以前,村里很多地方还是布满荆棘的荒山,水电路“三不通”。
荒芜的不只是王畈村,周边的虎山村、新华村等都是产业薄弱村。“就想着在荒山上种点东西。”2015年,农技员出身的严同元决心躬耕山村“再就业”。在市科协帮助下,他们对土地进行勘察,发现垌塚镇的土质适合种植果树,最后决定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锦绣黄桃”这一新品种。
2015年12月,严同元注册成立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基地覆盖王畈、新华和虎山等村,3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劳动力基地务工等不同形式参与产业发展。
“我70多岁了,在合作社做些轻松活,一天有100余元收入。”新华村脱贫户高友香说,合作社与30名重点脱贫户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工资日结、包两餐饭,在合作社扶持下,他还在房前屋后种植了2亩黄桃,一年能增收四五千元。
“我们高峰期用工达100余人,主要吸纳留守老人、剩余劳动力。”严同元介绍,为确保黄桃品质,合作社有意控制挂果量,保持每株150颗左右,还安装杀虫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2019年我们种植的黄桃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通过线下采摘团购、线上电商销售,去年总产值200余万元。今年,合作社的黄桃每公斤卖到20元,销往省内、广东等地。”
“目前全市共发展黄桃3200余亩,总产值350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汉川市打造出能“产”会“卖”的农业全产业链,黄桃正成为村民致富“金果”。
文章来源:农村新报 全媒记者戴蕾 王欣 通讯员尹青 谢佩玲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