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粽叶用“七横二纵法”捆扎 老字号非遗传人12秒包颗清水粽


编者按

榴花吐芳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时。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历来有包粽子、挂艾叶、赛龙舟等习俗,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粽子是如何包制而成?包粽子的箬叶产自哪里?餐桌上晶莹的皮蛋又是如何腌制?……端午节来临之际,传统节日民俗何以传承致远,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节前,极目新闻记者寻访非遗传人、踏访恩施大山、走进皮蛋生产车间,那些关于节气节庆的色香味记忆扑面而来,正是那些传承者们,以创新动能增强传统节俗的“培新”之力,将传统民族文化送往人心深处,带向悠远的未来。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最集中体现在了粽子、绿豆糕等节令食品里。在今年的端午节到来之前,极目新闻记者走访老字号“扬子江”的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糕点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周辉,实地观摩最受本地老百姓喜爱的鄂式清水粽的制作过程,感受藏在传统湖北“粽味”里的端午文化。

鄂式清水粽最有湖北味

站在操作台前,周辉正了正帽子,把手戳进面前盛满泡好的糯米堆里,轻轻扬了起来,手上没有沾一粒米。

“这就说明糯米泡好了,米浆也彻底冲洗干净了,是用来包粽子的最完美状态。”周辉说,粽子好不好吃,糯米的选择和冲泡是最重要的。“制作最传统的鄂式清水粽,我们要把糯米浸泡差不多2个小时。”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周辉面前的糯米与日常里看到的不一样,形状滚圆,粒粒分明。“这种圆头糯米口感更软糯,适合大众口味。”周辉说,为了保证粽子的最好口感,扬子江在安徽巢湖建设糯米种植基地,保证供应。“市民们自己在家里包粽子多会用市场上的长条糯米,咬起来会稍微硬一些。”

选择好合适的糯米,冲洗也是清水粽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现在的粽子口味五花八门,湖北人最爱吃的还是清水粽。看上去最简单,要做得好吃却最讲究技艺。”周辉从1995年开始学做鄂式糕点,对清水粽的高标准严要求感受最深,“用流动的清水带着一定的强度,一遍遍反复冲洗糯米,直到把米浆完全冲干净。”

说着说着,周辉又将双手插进洗净的糯米堆里,然后扬起,手上依然不沾一粒糯米。

每个粽角距离8厘米

糯米泡好、冲洗好了,粽叶的选择同样关键。“包粽子的叶子主要分为伏叶和秋叶,也就是夏天的粽叶和秋天粽叶,我们选择前者。”周辉说,伏叶受虫害影响更小,叶面更光滑,叶香味更清新。

这时候,周辉从手边拿起两条洗净的粽叶,分别迎着光线仔细看看叶片上有没有虫蛀的痕迹。“其实一开始就筛选过,只不过后面的处理技艺也比较多。”周辉说,选择好的粽叶要经过多次洗刷、高温蒸煮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包粽子之前,还是需要再确认。

确认了粽叶没问题后,周辉选择相对更光滑的一面朝上,将一片粽叶的叶头与另一片的叶尾交错相叠,迅速向内折成一个“斗型”,分两次抓起糯米,将“粽斗”填满,而后很快包裹得严严实实。

“用线裹粽子也是要技巧的。我们研究的是‘七横两纵’缠线法。”周辉将操作台侧下方的粽绳拉起一头,稍稍用力,绕着包裹好的粽子快速横向缠绕,每绕一次就向下“走位”,最后在粽身上形成七圈,而后立马将粽绳往上提,上下缠两圈,最后在粽子中部打了一个小结。

按照周辉的经验,“七横两纵”缠粽法可以保证糯米在煮制的满满膨胀过程中,与粽叶融合得恰到好处,不会粘连。同时也保证了粽子的每个角之间的距离是8厘米。

“8厘米的距离,保证了粽子既不大,也不小。85克的生糯米,煮出来的粽子就是100克。”周辉说,不断锤炼的非遗技艺就能让湖北粽子在保持可口的前提下,变得更加标准化。

包粽子既是手艺也是情怀

在制作现场,从折粽斗、放糯米,到包粽叶、系粽绳,再到最后入篓,周辉包一颗标准化的湖北清水粽的时间不到12秒。

他说,一颗包出来好看、煮出来好吃的湖北粽子,承载了端午节真正的味道。

“做粽子,既是一门手艺,也是一份情怀。”周辉将一颗煮好的清水粽慢慢剥开,粽叶的清香随即扑面而来:“现在端午节的传统味道,就藏在粽子里,我们传承的非遗技艺,就是传承家家户户对端午的情感。”

说起这份感受时,周辉的声音有些微微颤抖。从1995年至今,周辉已研习湖北传统糕点制作技艺长达26年,对端午粽子尤为倾心。“粽子的节令性太强,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粽子的这种特殊的身份,让周辉始终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断地钻研如何传承和创新。

周辉在扬子江湖北传统糕点制作第三代“非遗”传承人梅红运的教授下,开始了传统鄂粽的标准化创制。对糯米筛选冲泡、对粽叶110℃高温蒸煮的要求、以及粽绳的绑扎方式等,全链条、多环节严格把关,让湖北的粽子既有传统的味道,又能成为标准化生产的节令商品,在全国市场上俏销。

“大家买粽子、吃粽子,就是在营造过端午节的仪式感。我们一定要把传统的节日味道做到粽子里。”周辉说,这是鄂粽传承人的使命。

文章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