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河镇雨头山村跻身“麻城市二十佳村”

两边枫作岸,数处桔为州。麻城市盐田河镇雨头山村持续打造“枫红映初心,桔绿富乡亲”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品牌,连续两年被评为“麻城市二十佳村(社区)”,2020年度被评为“麻城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十强村(社区)”。

党建领航 战斗堡垒强起来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

盐田河镇党委书记范成华说,发挥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首先要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打造一支善谋发展、善带致富的乡村干部队伍。

雨头山村“两委”干部,各有特色,拿主意的有魄力,搞业务的有能力,调解矛盾的有说服力,做内务的有协调力,整个班子同心协力,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是全村党员的主心骨、群众的顶梁柱。

2020年,雨头山村以“争创党员示范户”为抓手,采取户挂牌亮身份、设岗定责分类管理、争创党员示范户等方式,初步建立支部联小组、小组联党员、党员联居户“三联”治理机制,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在全村形成“群众有需要,党员来报到”的良好氛围。

“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女儿远嫁外地不能常回来,老伴中风不能动,家里有什么事都找小詹。小詹也经常来看望我们,时常帮着买菜、购药、量血压。”村民曹婆婆嘴里说的小詹是村里党员后备干部詹天峰。

雨头山村党总支书记卢文河介绍,在村庄环境整治中,党员联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既体现村党组织的号召力,也展现党员的行动力。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员示范户标准为镜,激发党员主动作为、服务群众的热情,使党员的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奉献精神转化为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行动,在全村形成“我家有党员,乡亲向我看;我联有群众,乡亲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产业领跑 乡村经济活起来

农民要富,首先要产业富;产业要富,首先要选对产业。

面对条件差、资金缺、门路无的现状,雨头山村“两委”2014年成立麻城市鸿河种养专业合作社,立足于传统产业做板栗文章,流转栗农板栗1000余亩,持续开展板栗低产林改造,通过品种改良提升板栗质量和产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

板栗是盐田河镇的传统产业,虽经过板栗低产林改造、品种改良,但因板栗深加工产业未突破,板栗附加值难以提升,加之面临树种老化、产品行情下滑等实际问题,雨头山村主动求变,充分利用本村在外能人的渠道优势,积极与湖北省农科院开展合作,引进和培育桔树新品种近千亩,自命名为“乳桔”。同时,探索在板栗低产林下套种福白菊和野菊花1000余亩,利用现有山林发展美国红枫600余亩,结合库区资源养殖龙虾鲜鱼200余亩,走上“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之路。

2020年,雨头山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8.9万元,其中直接经营性收入32.4万元。

“我们村的乳桔皮薄、汁多、无渣,口感非常好,诚挚邀请各方客人来我村品乳桔、赏红枫。”这是雨头山人的口头禅,逢人必传、逢会必讲,乳桔已成为雨头山村的一张产业名片。

联建领路 示范片区建起来

“单个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各自为营难以持续协调发展,只有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才能互助共赢、发展壮大、振兴乡村。”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联合党委筹建座谈会上,卢文河抛出自己的观点。

2020年12月,雨头山村联合与其地域相邻、功能互补、产业集聚的群建、盐田河、磨子河、郑家坳4个村,建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联合党委,探索“组织联建、规划联合、产业联抓、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治理联动”共建模式,实现统一管理、全盘谋划、整合资源、统筹协调片区发展。

示范片区联合党委建立以后,打破5个村之间的壁垒,集中辖区资源、人才、产业优势,推动板栗、红莲、食用菌、菊花、乳桔、红枫等连片融合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如今的雨头山村,青山映绿水,桔绿衬枫红,正在向“垸前屋后乳桔甜,公路沿线枫叶红、山上林下野菊黄、塘库池里鱼虾游”的产业格局迈进,乡村振兴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