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书记”不姓牛姓曹,不属牛但他养牛,干起工作像头牛,村民们叫他“牛书记”。
3月1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安陆市木梓乡江河村,采访了这位“牛书记”。
带头养牛,领着村民发“牛财”
“牛书记”叫曹亚洲,江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群众之所以叫他“牛书记”,一是他自己养牛还带领村民养牛,二是他养起牛来还真牛。
曹亚洲今年43岁,当过兵、开过厂,脑子活、能吃苦,曾是收入不菲门厂小老板。2012年,江河村群众力荐,曹亚洲返乡当了村支书,“当时,别人打工领月薪,我当村支书拿年薪,5000元。”
曹亚洲上任时,村里连条水泥路都没有,车子出门就“受伤”,村委会破旧漏雨,留守的村民守着几亩薄地,青壮年都跑到外面打工去了。
“村支书都没有办法富起来,怎么带领村民致富?”2015年,曹亚洲到河南学习考察一番,结合本村草料丰富实情,决定养牛。养牛投入大,一般村民不敢尝试,他就带头买了10头“夏洛莱”肉牛,当年就赚了7万元。第二年,便有3户村民跟着养牛。到去年底,江河村276户,有20多户村民养牛,最高存栏量达300多头,年出栏200多头,一头肉牛价值3万元左右。曹亚洲家,去年牛肉屠宰量达到1万斤。
“牛年好兆头,养牛有奔头。”今年刚开年,江河村47岁脱贫户胡加全就卖了3头牛,进账3.7万元。胡加全妻子病逝,父母年迈多病,为照顾双亲不能外出务工,没了谋生的活计。2018年,胡加全在村两委和市交通运输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养了7头牛,净赚3万多元,2019年底脱了贫。“现在养牛既有补贴又有保险,2020年获补贴8000元,两头母牛意外死亡获赔2.4万元。”胡加全说,要好好养牛,把日子越过越牛。
现在,胡加全的牛棚内,母牛膘肥体壮,小牛嗷嗷待哺。
“怕牛”变“懂牛”,传递养牛经
“牛书记”养牛经验丰富,谁家养牛遇到问题,只要招呼一声,他必上门帮忙。
3月9日,曹亚洲在河南考察,一眼便看出牛有问题,经兽医检查,果然是因病未愈在低烧。“精饲料适度,牛吃粗纤维才好反刍;牛粪堆积发酵后可用来沤肥、养蚯蚓;病死的牛要送畜牧站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扩散……”“牛书记”谈起牛来头头是道。
其实曹亚洲小时候被牛顶伤过,一直怕牛。刚养牛时,也是花钱请人给牛打针治病,他在一边袖手旁观。有一年,有头牛中暑病倒,兽医让赶紧把牛处理掉,他忆起当兵时看过的杂志,零下的生理盐水能治疗中暑,便买来2瓶生理盐水,放在冰箱冷藏至半冰半水,摸索着在牛耳朵上注射,竟奇迹般地把牛救活了。
经此一“战”,“牛书记”不再怕牛。现在,他自己动手给牛打针做治疗、接生小牛犊,一般的毛病都难不倒他。
为引导村民科学养殖、规避风险,2017年,江河村投资15万元入股梓兴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项目,签订肉牛寄养协议,带动2名贫困户养牛、10户贫困户就业,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
铆足牛劲,做百姓的“老黄牛”
这几年,“牛书记”铆足牛劲,把江河村变了样。危房没了、路修通了、吃上自来水了、百姓看病不愁了。
全村危房改造3户4人,11户29人易地搬迁;全村11个村民小组通了水泥路;为所有贫困户购买了大病医疗保险,签约家庭医生;光伏发电年收入7万多元,80%用于公益性岗位支出,带动10多户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年增收6000元至9000元。
2019年,江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67人全部脱贫。2020年,23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9万元,预计2021年村集体收入将超28万元。江河村从市重点贫困村跃进到木梓乡精准扶贫先进村。
“全村70岁以上老人有100多人,半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养老是个大问题。计划下一个五年,在江河村建设老年公寓,好好摸索一下农村养老问题,为家乡的老人们尽点孝。”曹亚洲说。“你这是做百姓的‘老黄牛’。”同行的木梓乡党委副书记雷年华说。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柯贤煌
责任编辑:李金霞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找小牧民 13971591889
加入垄上畜牧社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