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创业女青年余青青:新型农民的“父女接力”

余青青和父亲余功员(左)、弟弟余晓辉(中)。

余青青站在田埂上,身后站着她的父亲余功员,前方的狭长田地里,弟弟余晓辉驾着旋耕机正“跃马”春耕。这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采访余青青,在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段家岗村看到的情景。

余青青25岁,弟弟19岁,父亲49岁,母亲已病逝。

来前,只听说余青青大学一毕业就回乡创业,一采访,她大学期间“新农民生涯”即已开始。她读的并非农学院,是一所信息传播学院,或许是专业“错落对口”意外带来的活力,这一家三人成立的公司声名鹊起。他们流转土地1500余亩,2020年收获水稻900多吨、小麦90多吨。幽默快乐的女孩子,调皮地拍着父亲的肩:“功劳归于父亲,不安分的余功员同志!”

父亲“不安分” 挣来首桶金

余功员生于1972年,家贫读书少,赶上改革开放,很早就去周边窑厂、沙场打小工,第一笔工钱180元,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

余功员走南闯北,见识渐长,很早就知道贷款,去大连打工没路费,贷款200元,从日薪4元干到日薪18元,学会了建筑。第二笔就贷多了,2000元,买拖拉机在家跑建筑,“1997年生意最红火,日进账700元。”那时府河镇区还小,1/4的门面是他建的。到2009年他在当地已很有名气,参与过随州市区的很多楼盘的建设。

“读书少,眼界还是窄。”余功员说,他至今还有6栋4层商品房没售完。2014年退出地产界,回家建设家乡,“才发现光有漂亮房子远远不够”。2015年,他投资80万元,购置农机,流转300多亩耕地,怂恿刚上大学的女儿“学点本事,回家当农民”。

女儿疼父亲 读书时请假务农

余青青1996年出生,幼年父亲常年在外,难得相见。

余青青说:“我上大学后也想东南飞,没想回家当农民。在大学职业规划课上,老师提到国家正大力扶持农业发展,我没当回事。”2015年暑假回家,见父亲脚趾甲掉了还在忍痛忙,“田里的毒蚊子、扎人的稻草根……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2016年春季刚开学,父亲来电说“回来帮忙育秧”,她向老师请假,回家忙了20多天。“我虽生于农村,仍是连小麦和韭菜都分不清,那次回家我触动太深,种田太累了,我不帮父亲,谁帮呢?”

此后每次回家过农忙,一返校就特别显眼,“全校数我晒得黑,再跟闺蜜聊时装、包包,有点格格不入了。”大学生活就这样隐隐约约有了方向。2017年毕业她在武汉找了份工,干了半年,然后买张车票就回家了。

女儿接替父亲 三年走上正轨

2017年学育秧,2018年学收购,2019年学用农药,2020年学如何将产品增值……如今,余青青农活样样在行,把合作社的人员和财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农机也开得顺手。

余功员说:“我文化少,闺女一回来我就给她打工了。”

“也打过乱仗。”余青青说,合作社成立之初,人员少、农机不够,2017年大雨淹田,水稻泡得发芽,收割时道路泥泞,车开不进去,只能用镰刀收割,一捆捆挑到院场晒,大部分仍腐烂了。

2018年,镇农机站帮助她申请农机补贴,购置3台烘干机、1台小型米机,但因粮仓储存不当,大米发黄,又亏了20多万元。

2019年才走上正轨,她多次参加曾都区农技培训,获政府农机设备购买补贴51万元,还深钻财务管理。流转土地增至1500余亩,合作社成员增至80多人,当年获得丰收;2020年虽遭疫情,合作社仍增加到了100多人,粮产仍在增收。

目前合作社已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建成1间粮仓、560平方米农机库、716平方米烘干厂房及罩棚、2200平方米晒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和烘干机等设备50多台,还为周边种粮户提供育秧、收割、烘干服务。

不贪大求快 谋稳步发展

去年底,余青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正完善相关手续材料。

余青青的成熟冷静,不像只有25岁,她不贪大求快,认为米和面好不好,靠人慢慢品出来,所以她立足本乡本土。“品牌不是‘打响’的,是自然延伸的,电商我也有,但没做花里胡哨的宣传。”

她为弟弟做职业规划也是这思路,弟弟高职刚毕业,“我让他在合作社边干边学,先有知识,再奔学历。”

她的“秋丰穗业”商标已注册,但她不满意,还在琢磨,怎样改才更顺口?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刘振雄 张双双 通讯员 吕贞

责任编辑:许蓓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刘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