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副县长翻山越岭解决千余问题

2月27日9时,巴东县副县长雷玉龙来到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指导该村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推进。

2月25日,雷玉龙在京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作为一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专职副指挥长,雷玉龙当好“总参谋”,冲锋在一线,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顺利实现全县18.1万贫困人口脱贫、整县摘帽。

精准施策发展三大产业

带动13万人脱贫增收

走进官渡口镇,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映入眼帘。在大坪村一块刚修整好的山地里,村民黄秀林抓紧育苗。“村里2000亩土地全部被合作社流转,种柑橘。”在海拔600米以下,这样的柑橘村随处可见。目前,全县柑橘种植规模达15万亩,一跃为湖北柑橘大县。

扶贫关键靠产业。2016年,雷玉龙担任副县长后,发现很多村产业空心,农民零星种些作物,效率低,收入微薄。

如何精准施策发展产业?他带领一班人前往重庆、四川、宜昌等地考察,看到外地规模化种植的带动效果后,大受启发。回来后一年跑遍全县300多个村,全面掌握情况。他和同事们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柑橘、药材三大重点产业思路:海拔600米以下种柑橘,600米—1200米种茶叶,1200米以上种药材。

县委县政府采纳他的建议,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对企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兴建厂房等,拿出真金白银奖励,推进规模化种植,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政策很快见效,福建正山堂、安吉白茶、九端茶叶、安徽群康药业、武汉同济现代医药等60多家企业进驻,纷纷在巴东建厂,流转土地8万余亩,产业发展迅猛;村级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超过1000家。

“公司流转土地600亩,获得160多万元奖励,全部用于发展。”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法人谭立才表示,加工厂投产1年多,带动4000多人脱贫增收。

截至2020年底,该县“以奖代补”资金投入超过2亿元,三大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近60万亩,“村村有产业、有集体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带动1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占全县贫困人口总量的70%以上,牢牢夯实脱贫底盘。

讲好身边人脱贫故事

“励志向上”开花结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雷玉龙认识了巴东县无臂创业青年陈兹方。这位年轻的贫困户以脚代手,生活自理,自主创业。雷玉龙深深感动,他为陈兹方申请了项目资金20万元,购买设备、学习技术,支持他开网店。

2017年,陈兹方成为网红。雷玉龙又多方协调,送他到杭州学习。陈兹方的生意越做越大,2018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100多名农民增收。

“陈兹方都能创业,哪还有脱不了的贫。”深受启发的雷玉龙随即组织一场报告会,陈兹方现身说法,300多名贫困户听得热血沸腾。效果之好出乎意料,雷玉龙趁热打铁,举行巡回演讲,全县80%以上的贫困户聆听了陈兹方的故事。

随即,县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扶志工作的实施意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尖刀班”召开群众会议1000多次,宣传相关政策精神;组织胡其洪、谭丽等200多名脱贫致富榜样,进行百姓宣讲,树立贫困户脱贫信心。

“原来,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野三关镇上李坪村村民李红平年近60岁,因病致贫,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听了陈兹方等人的事迹后,去外地学习养蜂技术,如今已成为当地知名的养蜂大户,带动200多人脱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玉龙感慨,一系列的身边人讲好脱贫故事,不仅让“励志向上”在广大贫困户的脑海中开花结果,也为今后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前进动力。

穿行山间7万公里

用心用情解决百姓难题

“五个一批”“十大提升工程”,涉及项目众多、困难多,能否落地直接关系到扶贫攻坚的成败。身为专职副指挥长,雷玉龙长期深入一线,用心、用情解决贫困户的问题。

巴东是喀斯特地貌,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任务十分艰巨。雷玉龙每到一处,坚持到农户家检查,工作格外细致。

2019年7月31日,热浪翻滚。雷玉龙到野三关镇麻沙坪村暗访,发现村民向永魁的危房刚完成改造,但屋后外墙却出现明显裂缝。他当即拍下照片,配上“不能只搞面子工程”,发到该村扶贫工作队微信群里,要求立即整改。还有一次,他到野三关镇检查工作后,来到花栎树村协调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一直忙到晚上10时,敲定方案后才离开,回到家时已是子夜。

“雷县长为了我家的危房改造,来了三四次。”住上焕然一新的房子,官渡口镇下马洞村村民陈部华格外开心,也格外感动,交谈中眼角泛出泪花。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雷玉龙在“5+2”“白+黑”工作模式中连轴转,行驶里程7万多公里,调研贫困村400余次,督办、指导每个边缘村、薄弱村、深度贫困村至少3次以上,解决各类问题1200余件。他和同事们一起补齐全县水、电、路、网、房“短板”,让每个老百姓都稳居国家脱贫线以上。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