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襄阳美食,都会想起襄阳牛肉面。事实上,你可能没想到,在网络上销售最火爆的一款网红锅巴就来自襄阳。该市襄州区双沟镇是全国闻名的锅巴生产基地,这种看上去不起眼的地方零食年产值超过20亿元。作为锅巴行业的领军企业,湖北卧龙神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卧龙公司)在春节长假期间,天猫店一款手工麻辣锅巴的月销量近3万单,去年全年网络销售额过亿元。
春节提货车辆排成长龙
“抖音上买的锅巴,仔细一看原来是湖北襄阳的。再找出以前买的一看,好几个品牌,产地全在襄阳。”春节前,武汉市民张先生不禁感叹。
2月初,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襄阳市东郊的双沟镇,下襄阳绕城高速不远的双兴路主路进去200米,就是湖北卧龙神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当天下午,公司大院里停满了百世汇通、申通等物流车辆。院子里搭起了临时称重包装棚,工人们身着蓝色工服,头戴工帽全副武装,生产车间一派繁忙,包装车间一箱箱成品码放得比人高,正整装待发。
一名包装女工告诉记者,“你前几天来比今天更热闹,车子一直排到了马路上。”
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峰介绍,公司不仅年前加班加点,去年一整年差不多都是赶工状态。春节假期前每天就有1万多单快递发往全国。
“200多名工人,全年24小时开工。”他说,这还不是公司最火爆的时候。前几年还有陕西等地的经销商直接带车来提货,车停在厂门口等了两天才提到货。
2月17日,记者在该公司天猫店看到,其主打产品、一款400克重的手工老灶麻辣锅巴,一月内付款人数达2.8万人。
差异竞争主攻大米锅巴
如今这样的火爆景象,是公司董事长张辉不曾预想到的。
早在1996年初,张辉和父辈就在襄阳襄城区经营着一家小作坊,手工制作的锅巴通过批发市场销往周边地区。
2013年,张辉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也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当年,小作坊已发展壮大,并由政府招商引资入驻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当时投资建厂、购置设备等背负了上千万元的债务,晚上睡不着觉,感觉熬不下去了。”张辉回忆。处于困境中的他思索着如何做出一款爆品。他将目光盯向“做一款不一样的产品”。当时,市场上的锅巴以北方的小米锅巴为主打, “口感松酥,感觉不像我们小时候吃的锅巴”。
在反复的试验下,张辉将本地大米作为原料,结合当地民间制作工艺,采用老灶生产锅巴以保持大米的硬脆和香味,在配料上也重新改进口味。同时,他还引进先进智能化设备全自动化生产,以达到量产标准。
产品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张辉说,真正将襄阳锅巴带火的则是网络。当时张辉的妻子在淘宝上开了家网店。由于开始以手工为主、小机器为辅,他们每天晚上都忙活到12点,然后开着车装上十箱八箱的产品赶回市区,将产品再一件件搬上15楼的办公室,待回到家时已是半夜一两点。这样的时间持续了大半年。
2016年2月,在微信和淘宝试水效果不错后,他大胆地入驻天猫。没想到,上市的当月就在电商平台月成交1.7万单,单品销量仅次于某全国知名品牌。
半年后,月销量持续井喷达到近10万单。此后,连续几年,卧龙锅巴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销量保持全网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锅巴”。
一片锅巴带火一地经济
顺理成章,卧龙公司依靠线上影响力转攻线下,如今,在武商、中百、大润发等商超,均可寻觅到卧龙锅巴的身影。
一花独放不是春。借着互联网,当地一批锅巴生产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卧龙锅巴、二阳锅巴、郭襄锅巴等品牌开始出现在全国市场,走向海外。一批懂网络懂销售的80后、90后也争相走向前台。
“最高峰时镇里光注册的锅巴企业就达七八十家,还有不少作坊。”张辉说,“网红就像流星雨,品牌才是生命力。”如今,该公司拥有“卧龙”“卧龙先生”“慧慧”等多个注册商标和多项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襄阳市襄州区休闲食品产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志红称,襄州区将锅巴这类地方特色零食打造成“网红”食品,锅巴加工作坊和食品企业300多家,年创产值20多亿元。加上山药片、小麻花、手撕面包、馒头片等其他品类,襄阳休闲食品的年产值在30亿元左右。
目前,襄州区的休闲食品产业消耗转换的粮食在1100多万斤,农副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企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印刷业、纸箱包装业和水稻种植、油料供应,以及运输快递等产业的蓬勃发展。
图文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