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地方菜价涨了不少:菠菜三四元一斤,油菜五六元一斤,大葱甚至七八元一斤,大路菜都“金贵”得令人咋舌。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1月14日,“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41.71,比1月1日上升6.95个点。有网友调侃“猪肉大葱馅的饺子快吃不起了”。
其实,逢年过节菜价往上蹿一蹿是常事儿。一方面,冬季蔬菜供应成本高,特别是北方地区,要靠设施蔬菜和南菜北运,增加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都会在终端价格上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两节”期间是农产品消费旺季,不少人都有节前备货的习惯,也带动了农产品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的“节日效应”。
除此之外,近期一些地方的菜价涨得快、幅度大,这其中还有别的原因。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出于防控需要,鲜活农产品上市、调运的效率有所降低,间接推高了“菜篮子”产品的价格。此外,前段时间大范围的寒潮天气给蔬菜生产和道路交通运输带来影响。上路的运菜车少了、跑得慢了,市场上的菜自然就少了、价格也就起来了。
因此,前期“菜篮子”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实际上是“节日效应”和突发状况叠加造成的,并不是我们的“菜篮子”供应出了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处置好突发状况,解决菜价涨得快、幅度大,只是个时间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近期有关部门连续采取措施,优化防控工作,加强市场调度,做好物流保障。加上2020年初以来,我们在战疫保供方面积累了应对经验,响应速度提高。一系列措施落实下去,一些重点地区的“菜篮子”产品价格正在回落。比如,据北京新发地市场的数据显示,1月19日的蔬菜加权平均价为4.21元/公斤,比1月10日最高峰的5.01元/公斤明显下降。
“菜篮子”产品价格能在短期内回归,说明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积极有效的,而根本原因还在于田头、圈舍、鱼塘里不缺“菜”。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冬春蔬菜整体供给能力稳中有升,近期全国平均每周蔬菜收获产量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同比持平略增;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预计今年1-2月份生猪出栏比上年同期增长25%左右;禽肉、禽蛋、牛奶产量也有明显增长,牛羊肉生产稳中有增。
所以,供给有保障,菜价即便涨,也是一时的、限于个别品种的,整体上不会涨到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的地步。
但“菜园子”里有菜,并不等于“菜篮子”就万无一失。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加上多地倡导“就地过年”,在个别地区、特定时段,由于供应受阻、消费量增大,不排除还会出现“菜篮子”产品价格短期快速上涨的可能。为此,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要求抓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农产品供应;专门召开视频会,部署全国“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始终绷紧“菜篮子”稳产保供这根弦,切实把相关要求部署落实到位。
保供先要保生产。要在政策、土地、资金、基础设施、生产技术、防灾减灾等方面加大“菜篮子”产品的生产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到位,压实属地责任,强化城郊设施蔬菜生产,为“菜篮子”应急保障留一池“近水”。
保供还要畅流通。首先,路要通。保障农产品出村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下乡进村,这不仅关乎城市民生,也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在疫情防控中绝不能搞“一刀切”,不能一封了之。其次,设施要有。“从田间到餐桌”是全链条,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要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强化田头冷库调节农产品均衡上市的功能;同时,做好农批市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蓄水池”的作用。
保供还需建机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降低突发因素对居民“菜篮子”的影响,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机制十分重要。应急用在一时,功夫却在日常。应急机制的快速响应,需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作支撑,要有稳固的产销对接机制作保障,还要有市场监管机制作后盾。如此,方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产得出、运得到,关键时刻供得上,我们的“菜篮子”才能拎得稳。
图文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宇恒 房宁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