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团风县总路咀镇黄泥塘村的“县脱贫示范户”张仁华,在王家坡路段边放养着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牛。他娴熟地吆喝着牛儿吃草,一阵阵清晰的牛铃声,让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张仁华是总路咀镇党委书记易峰包保的贫困户,今年67岁,一家六口人,因残致贫。他的老伴儿是个聋哑人,在智力上和正常人也有点差距。
前几年,张仁华因为修缮老屋弄伤了胳膊,留下后遗症。短短几年时间,他是怎么从贫困户到“县脱贫示范户”呢?
“我现在主要是养牛、养黄牛。这个事情我还做得来。每年都会卖掉几头。现在还养了七、八头牛。我早上很早把牛放出去了,听说你们要过来,我才回来的。”张仁华的喜悦写在脸上。
“现在的牛可贵了,都是上万元一头!当初的本钱要不少啊!”笔者说道。
“前两年,多亏了易书记帮我申请扶贫小额贷款10万元,要不然哪里有那么多钱买哟?我当年就还上了,后来又贷了款扩大规模。现在大点的牛两万多元一头。我每年都卖。一年也可以赚个几万块钱。”张仁华洪亮的声音里,充满自豪,也充满感激。
谈起销售情况,张仁华骄傲地说:“一点都不愁。都是还没杀就预定完了!牛全部是黄牛,又没喂饲料,全部放养,喜欢买的人多得很。”
张仁华拿出了家里的《扶贫手册》给笔者看。在帮扶措施那一栏,逐月记录着各种事项。残疾人补贴、养老金、产业奖补、贫困生补助什么的,一笔笔款项都一目了然。其中就有“联系畜牧单位为黄牛进行免费接种疫苗”“免费购置保险”和申请小额贷款扩大养殖的项目。
“你这些牛都采取了防疫措施又买了保险?”笔者翻看着小红本子对他说。
“也是扶贫的易书记帮我办的。他那么忙还每个月都来看我,我有什么要办的事他都会帮忙办。他总是鼓励我好好养牛。过年过节都会来,跟亲人一样。村里的干部也很好,对我家关照很多。”张仁华停顿了一下又笑着补充道,“我们乡里和村里的书记都很有威望的。”
张仁华透露,他也有工资,因为他有了份村里公益岗位“五员合一”的工作。他的儿子张海武也被安排到镇上电力公司,每个月都有六、七千块钱收入。这样就不用出远门打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兼顾家里老小。
张仁华另外还养了七八亩鱼,平时也能赚个几千块钱。前几年莲子价格可以,他就种了莲子。另外也种了花生什么的,经济收入来源比较稳定,生活算得上比较好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路咀镇党委书记易峰作为他家的帮扶人,可谓是动了一番心思。针对他家有两个幼儿两个老人、没稳定经济收入的情况,易峰选准了养牛为主、养鱼为辅的发展方向,又介绍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家的经济来源状况。更难能可贵的是又细心、周到地为他处理好防疫、保险、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使他无风险、无后顾之忧。
图文来源:荆楚网通讯员吴琴、童雅欣、童博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