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阳新县木港镇仓下村,几个留守妇儿带着幼儿在房前屋后晒太阳。55岁脱贫户陈锡勇看着可爱的小朋友,眼里露出慈祥的目光。“盖了新房,我大儿子年底就结婚,明年我也可以抱孙子啦。”在危房改造资金的支持下,陈锡勇拆掉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去年5月建成两层小洋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共19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内容。2016年以来,阳新县完成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5045户,受益17153人,其中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有4952户、受益16837人。湖北省住建厅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36.7万户,惠及104.8万贫困人口。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战役”和“标志性工程”。今年11月26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宣布:我省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31.84万户88.23万群众已全部易地搬迁入住,搬迁人口全部脱贫。我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约占全国总搬迁数量的十分之一,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5年来,我省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0359个。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是我省最大安置点,安置4155户、1.5多万人。为解决当地群众创业就业难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郧阳区投资建设2000多亩“香菇小镇”、5万平米袜业扶贫车间,让近万名群众稳定增收。
走进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竹林新村,这里俨然不再是“村”,而是一个崭新的城市社区。一栋栋荆楚风格的住宅楼错落有致,购物广场、幼儿园、卫生院等配套齐全。今年9月,安置点配套的竹林实验学校投入使用,首批136名小学生入学。
麻城市乘马岗镇小寨社区属于典型的偏远山村和深度贫困村。2018年,省军区投入300余万元,在小寨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在有条件的村组建起3个示范辐射广场,拆除村民乱搭盖的棚屋,整治美化环境,修建休闲文化长廊,扶持、推动村民对老旧危房进行改造,收集利用村民旧有的石碾、农具等,建设小型农耕文化景观园。如今,这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村民们都爱来这里休闲娱乐。
省财政厅介绍, 5年来省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1640个试点村,发放补贴资金近50亿元。由此,一大批贫困村不仅变富了,而且变美了,居住质量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