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当阳市庙前镇沙河村,柔和的阳光透过云朵,照在苏沟水库碧绿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水库脚下,一股清泉缓缓流向一片鱼池,鱼儿嘟着小嘴冒出水面,泛起一阵涟漪。
吃过早饭,村民幸义定便忙开了。他来到鱼池边,捞起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撒向相邻鱼池,一只只鳜鱼立刻争抢美食。
“鳜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鱼池等洁净的水体,肉食性,终生以饵料鱼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说起鳜鱼,幸义定了然于胸。
幸义定养的鳜鱼膘肥体壮,立冬后便陆续起池卖钱。看着荷包一天天鼓起来,这个农家汉子浑身是劲,成天忙得不亦乐乎。
在村民眼中,幸义定爱“折腾”。
幸义定一家5口人,原本守着4亩半田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闲时,他常常外出打零工赚钱,维持家庭开销。由于父亲身体不好,看病花了不少钱,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幸义定尝试改变家庭的窘迫境况,贷款5万元,养了100多只山羊。然而,养羊效益没有想象的好,幸义定天天琢磨,寻找新的致富门路。
这时,村里的能人戴长俊给幸义定出主意:将紧挨苏沟水库的4亩多田地,改造成鱼池养鳜鱼。戴长俊天南海北贩鱼卖,客源广,将来能帮忙卖鳜鱼。
自家田地水源好,适合养鳜鱼,销路又有保障,幸义定拿定了主意。2016年,他贷款20万元,将4亩半田地挖成鱼池,试养3000多尾鳜鱼。当年收益几万元。2017年,幸义定家成功脱贫。
幸义定尝到甜头,便甩开膀子干,鱼池面积越来越大。期间,鳜鱼患了一次“车轮虫”病,一天死十几条,幸义定寝食不安。在专家的指导下,幸义定立即对鱼池进行消杀。那段时间,他在鱼池边搭个帐篷住了进去,24小时巡塘,通过手机视频,向荆州等地养殖户请教技术。
如今,幸义定一共流转30多亩土地开挖成鱼池,按1亩鳜鱼池匹配3亩饵料鱼池,扩大养殖规模,年收入二三十万元。
幸义定成为沙河村“脱贫之星”。今年,他牵头办起苏沟益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精养鱼池。
幸义定心里有一个大目标,利用毗邻关雎河畔风景区的优势,吸引游客开展垂钓、农业体验业务,把沙河村的好山好水变现成真金白银,让更多的乡亲致富。
图文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熊文
责任编辑:谢珊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