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收获不负耕耘苦。今年以来,经历疫情、汛情“双重考验”,荆州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与农业生产,努力降低疫情汛情影响,稳住了农业“基本盘”,“三农”形势总体向好,农业喜获丰收!
金秋稻丰,田园如画。在石首市笔架山办事处东方社区8组的中稻田里,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中纵横驰骋,随着收割机驶过,稻粒与秸秆瞬间分离。收割机、金色水稻与从四面八方飞来的八哥构成了一幅迷人的丰收画卷。
“秋风起,蟹脚痒”,眼下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时节。早上六点多,在洪湖市螺山镇洪湖清水大闸蟹养殖基地,蟹农们正忙着起螃蟹,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金秋十月,也是柚子成熟的季节。在松滋市王家桥镇中水桥村,金灿灿的柚子挂满枝头,村民刘全柱得意的哼着小曲儿,在自家的柚园里忙活着。
今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创农业生产。战“疫”不误农时,荆州各地适度调整水稻种植计划,围绕疫情防控、春耕春管、农产品销售等,线上线下同步指导服务。荆州在全省率先以防疫指挥部的名义下达《关于有序推进农机具下田作业的紧急通知》,统筹做好农机具和零配件运输保障及农机下田作业工作,全力支持春季农业生产。
到5月初,全市早稻、玉米、大豆等春季作物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小麦、油菜等田间管理做到了应防尽防、应治尽治。疫情稍缓,7月份,梅雨季和多轮强降雨又给荆州农业带来严重的二次冲击。洪涝灾害公造成全市350多万亩粮食作物受灾,其中成灾面积190多万亩,绝收面积51万亩。全市组建100多个抗灾指导工作组500多名农技人员下沉生产一线,实施包片包村包户指导抗灾生产,抢排渍水、抢抓田管、抢种补种。
农业的赶本增效,同时离不开科技支撑。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成为主流,粮食烘干设备让颗粒归仓不再是梦想,农业生产真正做到了以“技”减灾。
根据市农业农村据的数据,预计全年中稻总产337.2万吨,较上年增10.6万吨;晚稻、玉米、大豆等略有下降,但全年秋粮总体增产大局没有变,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
图文来源:荆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雯
转载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