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渣、玉米秸秆变养牛饲料?一位大学生的科技扶贫故事

张家豪(左)跟团队成员在做实验

菠萝渣能变养牛饲料?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张家豪带领团队将这一切变为现实。张家豪团队将家乡湛江的菠萝渣回收起来,通过技术,变废为宝,很大程度解决了家乡养牛饲料问题,收到养牛农户的认可。

类似的经历,同样发生在他参加扶贫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据了解,2018年,张家豪团队与当地公司达成合作,在上游从种植户处收集玉米秸秆作为原料,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肉牛微生物发酵饲料,以疏代堵处理玉米秸秆近4000吨,总计带动当地1000户农户增收近80万元。张家豪团队在这个造血式扶贫的生态链中,提供了技术支持。

张家豪与毕节赫章县的缘分从2017年开始,当时他在当地开展调研,发现当地的贫困户为养牛饲料费发愁。

出身畜牧专业的张家豪思考道,在贫困县其实不乏养牛致富户的例子,为何单单在毕节就行不通呢?张家豪回到了学校,一心决定要从源头上解决赫章县养牛户的窘况。他发现,赫章县养殖的基本都是西门塔尔和安格斯这两个牛品种,作为畜牧界的全能牛,饲料利用率又很高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存在养不活养不壮的问题?思维敏锐的张家豪很快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饲料。

究竟怎么做才能让当地农户获得足够的、价低质优的肉牛粗饲料呢?张家豪的思路是,变废为宝,用技术变革带动产业的完善的发展。

毕节赫章不乏买不起饲料的贫困户,但同样不乏肉牛饲料原料——秸秆。那么能否利用微生物精准发酵技术来解决这一困难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从贵州返程后,张家豪便在华南农业大学招募队友、筹备团队;同时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学习研究;在此过程中历经两年的技术整合,该团队研发出了能高效将秸秆发酵成优质粗饲料的功能菌以及工艺流程。不仅如此,更是取得了五项菌种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

来源:潇湘晨报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李芬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找小牧民 ‭1‭‭‭3971591889

加入垄上畜牧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