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抢排渍水
尽快清理养殖水域进、排水沟渠,排出渍水,对已被水淹或暂时还难以排出多余积水的养殖水体,要加固防逃设施,尽量减少养殖品种逃逸,确保鱼种或成鱼安全。
2、及时捞出病、伤、死鱼,预防疾病发生或传染
对已失去食用价值的鱼类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法是,在远离养殖池塘处,挖1.5米へ2.0米的深坑,将鱼放入坑内,放一层鱼,加入一层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然后埋上0.5米へ1.0米厚的土层。同时,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暴发。
3、加强防逃
对没顶的围网和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或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要精确判断养殖水体水产品剩余数量,然后采取增加拦网层数,防止剩余养殖水产品从被毁坏处逃逸,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4、防止泛塘
洪灾过后,养殖水体普遍泥沙含量较大,水质偏瘦,光合作用效率差,加上大量有机物被冲入养殖水体后,容易导致水中缺氧泛塘,为此,应加强增氧措施,一是科学使用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之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每天开。二是对未配备增氧机械的池塘则要备足增氧剂,以防万一。三是适时更换新水,避免泛塘死鱼情况的发生。
5、科学投喂
灾后一段时间内,要投喂新鲜、适口饲料,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饲料,并对投饵量进行一定控制。一是建议日投饲量调减10%~15%,水质清新后,恢复正常用量。二是投喂时间改为早、晚各1次,投喂时间适当延长。三是尽量做到不施肥。
6、做好水质调控
暴雨期间,洪水泛滥,水体浑浊物、悬浮物较多,各种病原微生物随水流动滋生繁殖,易暴发鱼病,传播疫情。可定期用漂白粉、强氯精、优氯净或生石灰20~30kg/m2等药物消毒水体,杀灭细菌;也可使用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兑水搅匀后全池泼洒,每次每亩水面水深1m,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用量200g,每20天泼洒1次,以消毒与净化水质,预防鱼、虾、蟹病害发生。
7、坚持巡塘
做好早、中、晚巡塘工作,注意观察水质水色变化、鱼类活动、摄食情况以及有无浮头、病害等现象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清除水体杂物、残饵剩料,预防败坏水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