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池塘水色浓绿、出现倒藻油膜怎么办?这份完整操作手册收藏好!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点击上图报名系列课,内容持续更新中!)




作者:垄上水产;李威(全国执业渔医;6年一线实战技术经验,常年服务于湖北省内鮰鱼、鳜鱼、虾蟹养殖集中地 ;任多家水产养殖合作社技术顾问,面积超过5000亩;擅长品种:鮰鱼、鳜鱼、青鱼、虾蟹等养殖品种的环境改良和疾病防治;特别擅长——鱼塘水体分层管理。

说明:本内容由李威老师的《深扒鱼塘水体分层管理:淡水鱼水环境改良措施》的语音讲座整理而成,经李威老师审核后发布。

温度高,水体浑浊,
水色浓绿还出现倒藻、油膜现象,
池塘鱼群易大面积死亡!
原因竟然是不懂水体分层?

今天,我们就结合一线实践经验,来深度讲解淡水鱼池塘的水体分层管理相关知识。

各位乡亲
不妨下拉屏幕

深扒鱼塘水体分层管理
▲▲▲
水体分层背景知识tips
1、“水体分层”是什么?
所谓“水体分层”又称“水温分层”,多见于深水水体中。并且,水体越深它的水温分层现象就越明显,在野外游泳的人就最有水体分层的感知,即“表层水温暖,但底层水可能就很凉爽。”
2、“水体分层”对水产养殖有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越是底层水,它的水温就越低,浅水水体几乎不存在水温分层现象,水体(水温)分层现象尤其在湖泊、河流和水库中必然发生。 
水温是影响水质的一个重要变量,在确定其他水质指标的过程中往往与水温有关,而水温的变化对池塘、库区及河湖的水生生物等产生重大影响,认识水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层现象,对于水产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水体分层的两种表现
水体分层主要分为:温度分层和藻类分层两种形式。
1、形式一:池塘出现水体温度分层现象。
(1)池底温度低于水面温度。鱼群大量聚集塘底,相对安全。
(2)池底温度高于水面温度。这也就是池塘底热缺氧,这种情况对鱼群不利。

池底温度低于水面温度
2、形式二:池塘出现藻类分层现象。
藻类与陆生植物相似,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依赖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延长,藻类的生长率增加。
水中的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
当池塘出现藻类分层现象,说明池塘的水环境变差了。这是因为藻类活动空间和数量级变少,藻类因光合作用或缺氧大量聚集上浮于表层。

二、出现藻类分层后的池塘特征

1、如何判断池塘水体藻类分层的严重程度?

(1)浑水。
增氧机启动后短期内,增氧机周围的水就变浑浊了,和其他地方明显不一样,藻类的活动空间开始减少。此时说明池塘返底底热、淤质厚重。
(2)浑水、绿水。
绿水塘增氧机开后整个池塘变浑水。当白天增氧机一停,有些池塘水就开始转绿,尤其下午水色就越发浓绿了,此时看似水体肥度很好。
池塘脱肥倒藻后,再给池塘大量补肥、补藻,会让水色更加浓绿,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3)油膜、倒藻。
浑水塘下风口出现黄、绿油膜,说明池塘已经开始出现倒藻情况。
(4)水红、水绿。
浑水塘上风口呈现紅、绿色,甚至池塘一般都是鞭毛藻水体。
(5)浑水发黑。
浑水中有藻类形成的绿丝或黑色带状漂浮,说明水质恶化已经非常严重。

2、藻类分层与殖品种关系
底栖鱼类比中上层鱼容易出现水体分层。
底栖鱼一般为精养凶猛肉食性鱼类、耐低氧能力较强、养殖密度较大,底部活动性强。

3、藻类分层与池塘保肥性关系
(1)老塘。
老塘一般底淤多,底肥足,干塘后,再次抽入新水,池塘特别容易肥起来,且不容易掉肥。这种池塘一般养殖早期不容易出现水体分层,但在养殖中后期容易出现返底性缺氧,倒藻。
(2)新塘。
新塘一般底淤少,池塘容易出现脱肥倒藻,浑水。

(3)红土地塘。
养殖区域附件有红色土地,红土地是酸性土壤。土壤中含铁、铝较多,所以橙红色。它的有机质很少,土质也比较粘重,水体容易脱肥。
(4)沙土塘 。
这种池塘保肥性和保水性差,池塘的淤肥有机质被泥沙覆盖压制,难以返起。

三、藻类分层的危害
1、上层水体ph值易超标,池塘倒藻还会产生大量藻毒素。

2氨氮亚盐易升高,底部易出现底热、返底,随着环境的恶化,爆发大量的厌氧致病菌。

四、水体分层原因及预防

1、早期池塘肥水没有肥好。

处理措施:在放鱼种前需要池塘打好底肥,将水肥好。尽量选择含矿物质的肥料。
好水标准:做到不管刮风下雨、来冷空气,水都不掉色、不浑浊、无三高、不长青苔。
2、池塘脱肥没有及时的补肥、提肥。
处理措施:常规操作是使用溶氧检测仪检测溶氧(6到10为最佳溶氧量),再测量水体氨氮亚盐高低,来判断是否可下肥、可多下肥。

一线总结:当池塘的水体透明度相比昨天更高些了;当池塘鱼上午的吃食量很好时,一般水体溶氧情况良好,这时下肥效果会更好些。
3池塘底热返底。
池塘底层缺不缺氧,通过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的比较来判断。

(1)表层水温 > 底层水温:底层水一般不缺氧。

(2)表层水温 = 底层水温:底层水就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同温,亚硝酸盐会慢慢升高)。

(3)底层水温 > 表层水温:底层水开始缺氧,需要及早做好改底增氧工作。且温差愈大,缺氧愈严重(水温差达3℃左右要引起重视,底层厌氧菌发酵会加剧;温差达5℃左右会严重缺氧、浮头甚至会大批死亡。)

底质问题主要是除三害——药害、肥害、氧害

4、杀虫杀菌药物使用频繁,池塘倒藻严重。
在养殖早期对于没有肥好水,水体过于浓绿的池塘,鱼很容易患气泡病,直接致死或继发感染细菌病和寄生虫病。

五、处理方式
1、针对性的解出水体毒。
尤其是杀虫杀菌过后,池塘一定要及时解除杀虫杀菌药物的毒性和藻类毒素的毒性、调节“三高”。
2、调节溶氧。
改善底质环境,增加底部溶氧。水体氧份够了,然后再进行肥水,效果会更好。
3、使用大剂量的氨基酸肥水膏,配合藻种多次多量的快速肥水。
水体一旦开始有转绿的迹象,这个时候就要配合使用EM菌这类酸性的菌种,也就是说要稳定水体的酸碱度,防止池塘的酸碱度过高,同时提高水体透明度。
4、鱼存塘量超过3000斤/亩的浑水池塘不强调,多改底增氧。

淡水鱼池塘水体分层管理详解
介  绍  完  毕

点右边图片回听细节>>>



(在点上图,进入“好润渔医在线”专题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