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菜农给小编留言,希望能介绍一下黄瓜上的病害,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黄瓜上常见的几种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主要包括:黄瓜棒孢叶斑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炭疽病、黄瓜蔓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1黄瓜棒孢叶斑病
黄瓜棒孢叶斑病又叫褐斑病、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田间主要为害叶片,由中下部叶片向上逐步发展,发病初期病斑为黄褐色水浸状斑点,略凹陷、受叶脉所限,有时为多角形。
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直径达2毫米时近圆形,外围颜色稍深、褐色,中部顔色稍浅、淡黄色,叶背面病部稍隆起,似膏药状、黄褐色。当病斑扩展至3~4毫米时,多为圆形,少数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中央灰白色、质薄呈半透明,叶面产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多个病斑连片,叶片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对于较抗霜霉病、角斑病的品种,有很好的抗靶斑病的效果。
2、田间管理非常重要,在新建温室或施用较多的有机肥与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少量氮、磷、钾肥的棚室发病轻。
3、黄瓜棒孢叶斑病是一种高湿病害,所以控制湿度是关键,可通过膜下滴灌或暗灌,浇小水,适时通风换气来来控制田间湿度。在黄瓜中后期要及时施肥,追施优质叶面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植株抗病性。
4、对种植多年的棚室,在拔秧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进行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等。
5、药剂防治可选用43% 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5% 苯甲·咪鲜胺水乳剂、30% 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或微生物源药剂活孢子1 000 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喷雾施药时,注意重点喷施中、下部叶片,叶片的正、背面都要喷到位,尽可能全面细致。病情较重时可在专业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适当缩短用药间隔。
2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叶片初呈浅绿色水浸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转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黄瓜霜霉病发病中后期叶片
▲黄瓜霜霉病后期病斑叶片背面症状
防治方法
一方面,加强大棚或温室通风,采用滴灌浇水、地膜覆盖、无滴膜等措施,均能降低棚室内的湿度,减轻发病。适当降低黄瓜植株的种植密度,及时疏除下部的老叶和病叶,也有利于棚室通风透光,减轻发病。高温闷棚也可减轻发病。
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用药,定期喷施预防性的农药,例如45%百菌清烟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并结合叶面肥的施用,提高黄瓜的抗逆性。
发病后可以选择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等。
3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容易和靶斑病、霜霉病相混淆,需要大家准确识别。症状多表现在叶部,病斑为近圆形至圆形,直径5~10毫米,初为水浸状,逐渐发展成黄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晕圈明显,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穿孔,后期病斑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湿度是诱发炭疽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雨水偏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偏施氮肥,过度密植,浇水过多,或大棚通风不良,连作重茬,发病重。
防治方法
防控黄瓜炭疽病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适时通风换气,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发现病叶、病株及时拔出并带出田外销毁。
黄瓜炭疽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及时防治,药剂可选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等。
4黄瓜蔓枯病
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主要危害瓜蔓,叶、果也可受害。叶片感病初期表现为水渍状病斑,而后病斑逐渐扩大,变为浅褐色,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多从叶缘呈V形向内蔓延,衰老的下部叶片易感病,病斑上密生小黑点。
瓜蔓感病,多发生在茎基分枝或近节处,病部首先出现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病斑纵向蔓延,后期病部密生小黑点,有时还溢出琥珀色胶状物,病重后瓜蔓皱缩纵裂成乱麻状。
高湿及昼夜温差大引起的结露等有利于蔓枯病发生。瓜类蔬菜茎基部与土壤水分关系密切,常接触水或水分多,湿度大时,最易发病。连作重茬、低洼排水不良及平畦栽培,发病重;施肥不合理、种植过密、营养不良、生长衰弱,植株徒长易导致发病且病势发展快;整枝打杈时间、方式不当,容易造成病原菌侵染,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控制棚内温湿度,浇水时应浇小水,切勿大水漫灌,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药剂可以选用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30%苯甲·咪鲜胺悬浮剂等。
5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 (胡彬 摄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真菌性病害。从黄瓜幼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生长中后期棚室偏重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与茎蔓。湿度大的条件下利于发病流行;高温干燥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更利于病害加重蔓延。
防治方法
田间零星发病,仅部分植株下部叶片有病斑时,应立即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可选具有保护性和内吸性效果的药剂,例如80%硫磺水分散粒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等;
进入发病中期,田间表现为部分植株中上部叶片有病斑,甚至嫩叶、嫩茎受害时,可选用治疗效果突出的药剂轮换使用,例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40%苯甲·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等,严重时亦可混剂桶混。
6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为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严重时也可侵害茎蔓。病菌大多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过雨水、浇水、棚顶水滴、结露以及叶缘吐水等滴落、飞溅传播。在黄瓜种植管理期间,嫁接、定植、绕蔓、摘叶、剪卷须和摘瓜等农事操作均易对植株造成伤口,尤其在持续低温、寡照、高湿天气下,非常有利于病原菌侵染传播,对病害在田间的蔓延加重有明显促进作用。
防治方法
预防时可选用含有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或喹啉铜等成分的制剂;防治用药时需要多次施药,应选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轮换使用。例如40%噻唑锌悬浮剂、3%噻霉酮微乳剂、5%大蒜素微乳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