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拉穗最佳时间及技术要点是什么呢?哪些葡萄品种需要拉穗

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很多种植户发现葡萄果穗过于紧密后易导致上色不均,果粒间互相挤压变形,裂果烂果等症状,影响葡萄外观。

有些欧美葡萄品种,进行保果处理后,往往坐果量大,后期疏果麻烦、人工成本很高,所以在开花前进行拉穗处理便在葡萄生产中逐步得到应用。那葡萄拉穗最佳时间及技术要点是什么呢?请看下文,仅供参考交流。

      拉穗的作用

减少后期疏花疏果的工作,省人工。

降低果穗紧密度,有利于后期果粒增大。

可以增强光强度对花的影响,可以“借光坐果”。

增大花穗间空隙,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防治。

        葡萄拉穗使用时期

使用时期:花序拉长程度与使用期有关,使用早花序拉得长,使用晚花序拉长不明显。一般新梢长至25~750px长(6~7叶期),花序7-10公分,即萌芽后20~25天,开花前20天左右为宜。

        哪些葡萄品种需要拉穗?

虽然葡萄拉长花序有以上诸多好处,但并非所有葡萄品种都适用。如红宝石无核拉穗后,果穗较长,但会出现大小果及小僵果,不易疏除,反而增加疏果用工。那究竟哪些葡萄品种需要拉穗呢?

        适用品种

①大果粒型品种:红地球、美人指等

②紧穗型品种:红提等

③坐果率高、花序较小的品种:夏黑等

        不宜花序拉长的品种

①坐果较差的品种如巨峰等,不宜花序拉长。

②坐果较好的品种新梢生长较旺盛也不宜花序拉长,否则坐果不理想,果穗较松散,影响商品性。

此外,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和设施栽培时,花序一般能自然拉长,这时也不需要刻意拉长花序。

        拉穗方法介绍

目前拉穗方法主要有肥水管理拉穗与药剂拉穗。

管理拉穗

主要特点:比较安全,但速度慢、效果不显著,受外界条件特别是温度影响比较大。

具体方法:下肥时间通常选择在花前15天左右,用尿素+含生物刺激素(腐植酸、海藻提取物、氨基酸等)的水溶肥如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淋施。

存在问题: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花前氮肥的使用本身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拉穗的方法随着各区域、地理,温度、光照、湿度、树势的不同,也会存在差异性,使用水肥拉穗时要求日均温度在20~25℃。

药剂拉穗

主要特点:显效快、相对安全,受环境影响较小。

拉穗时期:葡萄果穗是与叶片同时出现的,只要果穗从叶片中脱出来(5~6叶),就可以进行处理,一直到开花前10天前停止。在这期间,用药时间越早,葡萄对药剂越敏感。

常用药剂主要有:赤霉素、碧护、诱抗素等,其中奇宝(赤霉素)用得比较多,用量为1g奇宝兑水25~40kg。

使用方法:花序浸蘸或微喷雾花序,以花序浸蘸为好。

存在问题:使用赤霉素、诱抗素等未掌握好浓度,出现拉的过长的情况;拉穗后果穗松散,不紧凑,花序变畸形,穗轴变硬,后期坐果易掉粒等。

       拉穗的注意事项及管理

1.合理使用药剂

重视葡萄的品种、树势、树龄等,同时注意天气的情况,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影响,高温时浓度尽量低一点,低温时浓度高一点,树势壮的浓度高点,树势弱的浓度低一点。

避免在阳光强烈的使用拉花药剂;不同区域的处理药剂浓度均有所不同,应先尝试再大规模应用!

2.预防好病害

花序拉长后,果穗中枝梗的距离拉大了,如果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等危害,果穗会出现空档,影响商品质量和销售。可在开花前进行预防,药剂可选择吡唑·烯酰吗啉、腐霉利、异菌脲等。

3.做好保果工作

个别品种拉长必须保果。需在花前、谢花期等喷施海精灵+硼肥以以提高座果率。

4.整穗、疏果

花序拉长时,肩部若干小穗梗同样拉长,坐果后将过长的小穗梗剪除若干果粒,使穗形成圆锥形或圆筒形;有副穗的品种花前剪除副穗;在花前应掐去穗尖;坐果后轻疏果,疏去小粒果,减少了疏果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葡萄种植联盟 ,作者葡萄信息网,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果小妹

孝感阳之光果苗展示中心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城区沙沟花木市场内东2号,是该市场最大的一家苗木中心,几乎占据了果苗市场的“半壁江山”,多以省内的一些常见品种为主。以爱媛38号为主打产品,另外还有红心柚、早蜜砂糖桔、卡拉红橙、九月红脐橙、果桑、冬枣、翠冠梨、大五星枇把、黄金柑、脆红李、血桃、黄桃以及适合湖北种植的樱桃、蓝莓等50多种果苗。如果您要者购买树苗果苗,可以拨打18162824032  (杨杏梅)电话咨询,或者前往孝感沙沟花木市场的苗木市场哦~

(作者:葡萄信息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