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春阳高照。英山县陶家河乡英太寨村6组,一派春耕农忙景象,培柴、播种、盖土……农户正在种植天麻。
“每亩天麻纯收入超过10万元。”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刘振林抬起头,自豪地说。
陶家河乡党委书记邬曙东介绍,全乡90%农户种药材,总面积达3.5万亩,以苍术、桔梗、天麻、茯苓为主,药材总收入过亿元,人均药材收入过万元。
靠药材脱贫奔小康
陶家河乡,平均海拔650米,全乡1.08万人,耕地面积6177亩,人均只有6分地,资源相对匮乏。
在邬曙东眼里,这里优势也突出:独特的高山小气候,能够种出上好的道地中药材。
上世纪80年代起,该乡重点发展中药材产业,历经十二任书记,三十多年来从未改变。目前,全乡成立15个中药材合作社,网络社员3000多户,实现村民社员化、管理规范化、种植科技化、销售网络化。
48岁的陶家河村贫困户包仕祥,是受益者之一。他家三口人,因妻子生病致贫。4年前,在乡政府帮助下,他加入振畅中药材合作社种植天麻。“去年两亩多地,有十几万元收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现在农户种1亩药材就能脱贫,2亩就能过上好日子。”邬曙东说,全乡产业扶贫户775户,全部由宏业、兴业、振畅3家中药材合作社带动,免费提供种子、化肥,最后负责回购。
种药材,既添绿又增收。英山农商行陶家河支行数据显示,2019年底,全乡存款2.4亿元。自2015年以来,每年增长3000万元。
80%的中药材外销出口
走进宏业中药材合作社,药香扑鼻,20多名工人正在分拣苍术。“发霉、乌头、虫蛀、断面变黑的,都要筛选出来。”工人包桂华动作娴熟。
合作社负责人万雨顺说,苍术主要出口日本,今年已接到240吨订单,这意味着陶家河乡1500亩苍术全部有了“下家”,宏业实行保护价收购,干货每公斤70元,鲜货每公斤18元。
占家河村农户汪伯安,是宏业合作社900多名种植户之一。“每年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根据合作社的订单来。”他说,去年种了两亩苍术,直接送到合作社,收入4万元。
陶家河乡乡长徐涛介绍,中药材种植有一定市场风险,订单种植才能稳定销售。该乡引进深圳中日湖村公司、黄冈卫尔康公司等药企,与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80%的中药材通过合作社外销和出口。
从陶家河乡成长起来的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是英山县中药材产业一家龙头企业,依托深圳津村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渠道,发展苍术、茯苓、柴胡、当归等药材种植,今年日本的茯苓订单380吨,超出去年140吨,货源基本来自陶家河乡。
家门口就业也不差
在陶家河乡苍术育苗基地,30多名工人整地、起沟,不远处的几台挖掘机加固堤岸。这是振畅中药材合作社打造的一个新项目,3月13日开工,基地面积200亩,每亩育苗8000株,可移栽3000亩。
合作社负责人刘振畅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苍术、茯苓、桔梗等几味药材,国际国内订单不断增长,市场行情普遍上涨20%,但陶家河乡苍术种苗老化,繁殖能力差,抗病能力弱,急需更新换代,育苗基地应运而生。
58岁的英太寨村农民刘同禄,原本在上海做保洁,每月收入3000多元,由于疫情滞留无法返岗,村里介绍他到苍术育苗基地务工,每天150元工钱。
在村里的支持下,刘同禄种了两亩当归。“过去担心风险不敢种,如今从种苗到销售,合作社都帮忙,一亩有七八千元收入。”刘同禄满是憧憬。
陶家河乡对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引导他们发展中药材产业。据估算,全乡今年新发展中药材3000多亩。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柯利华 通讯员 胡天堂 吴腾钰
责任编辑:许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