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鸟类名录已达415种,这种鸟去年首次在湖北被观测到

4月1日到7日为湖北省“爱鸟周”。1日,武汉市观鸟协会发布的《2019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显示,2019年武汉市观测记录野生鸟类342种,为历年最多,其中小滨鹬的观测数据为湖北省鸟类新记录,武汉市鸟类新记录则高达8种。解放公园和府河柏泉段是产生鸟类新记录最多的地方。

小滨鹬 彭光华摄

2019年,武汉市观测记录到野生鸟类18目63科342种,占到中国鸟类名录(1445种)的23.66%。其中新记录的8种鸟分别为:红胸黑雁、铜蓝鹟、灰冠鹟莺、小滨鹬、翻石鹬、灰尾漂鹬、白尾蓝地鸲和灰树鹊。至此,武汉市鸟类名录达到415种。

灰冠鹟莺 陆峥摄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分析,我市鸟类增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近些年武汉重视绿化建设和环境保护,城市绿地增加,水质好转,在涨渡湖、沉湖等保护区实行退田退渔还湖等举措,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去年参与鸟类监测及提交观测记录的志愿者增加,常年坚持记录的就有81人,收到鸟类监测报告2178份,比2018年增加896份。

灰尾漂鹬 彭憬摄

记者总结发现,解放公园和府河柏泉段是2019年武汉发现新鸟类最多的地方,各有两种。其中,鸟类爱好者雷进宇、观鸟协会会员邓雪峰在解放公园分别发现了灰冠鹟莺、白尾蓝地鸲,观鸟协会会员谢红钢、彭憬在府河柏泉段分别发现了红胸黑雁、灰尾漂鹬。

颜军介绍,这两处地方可以称为“城市绿岛”,绿化面积大。解放公园的绿地率高达85%,环境比较安静。府河还划出了2平方千米的越冬鸟类的保护区,有专门的巡护队巡护,鸟类栖息比较安全。

链接——8种武汉鸟类新成员是这样被发现的

2019年1月21日,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谢红钢、植飞开展府河湿地鸟类监测时,在东西湖区府河柏泉段记录到1只红胸黑雁,成为2019年武汉市首个新记录。红胸黑雁夏天在北极圈繁殖,越冬于东欧、南欧和中东地区,在中国是罕见迷鸟,每年冬天国内只有3~5个记录。

2019年3月3日,武汉大学生命探索者协会的邴厚骅和魏周睿,在江夏区青龙山地铁小镇附近山林拍摄到1只蓝绿色鹟,经确认为铜蓝鹟。铜蓝鹟主要栖息于海拔900—3700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春、秋和冬季也下到山脚和平原地带。

2019年4月19日,鸟类爱好者雷进宇在解放公园记录到1只灰冠鹟莺。灰冠鹟莺的繁殖区域主要在西南山地,北至秦岭的海拔14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中,在武汉属于偶见的迁徙过境鸟。

2019年4月20日,鸟类摄影爱好者彭光华在武汉经济开发区硃山湖拍摄到一只小型滨鹬,经辨识确认为小滨鹬。小滨鹬繁殖于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北部至俄罗斯北部,在非洲至南亚越冬,迁徙经过我国北方及东南沿海。此前武汉市乃至湖北省都没有观测记录。

2019年9月8日、9月21日,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姚波、彭憬等分别在江夏区牛山湖、府河柏泉段观察到1只翻石鹬和1只灰尾漂鹬。

2019年11月10日,市观鸟协会会员邓雪峰在解放公园观察到1只白尾蓝地鸲,特征明显,有尾部白斑。白尾蓝地鸲在我国仅分布于西南地区,种群数量不甚丰富。

2019年11月16日,鸟友肖利在马鞍山森林公园拍摄到1只灰树鹊。


图文来源:长江网  贺方程

责任编辑:许蓓

(作者:贺方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