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5日晚,新华社受权发布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农财宝典新牧网梳理文件发现,今年的一号文件有点特别,即首次提出了恢复生猪生产。同时对于畜牧业的内容独立段落,大篇幅提出具体规划。
今年的一号文件对畜牧业提出了目标: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目标有了,但要如何实现呢?对此,一号文件提出了九大举措,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带您具体解读。
举措一、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
解读:农业农村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落实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农业农村部韩长赋曾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多措并举,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其中就要求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认真落实省负总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督促各省、区、市抓紧细化生猪生产恢复任务,进一步明确生猪自给率或调出量目标,并分解到市到县,对标对表抓落实。要加强生猪生产恢复跟踪分析,坚持全国生猪生产每月调度,及时通报提醒,督促重点省份抓紧恢复生产。
举措二、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
解读:非瘟在肆虐中国养猪业的同时也推进了养殖标准化,对养猪业的生物安全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升级,尽管当前非瘟疫情减少,并不意味着疫情消失,正如行业人士所言,真正原因是猪少了,从而使得疫情蔓延速度得以降低。而推动生猪标准化的养殖,从生产到防疫,全方面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对防控非瘟疫情起着核心决定性作用。
举措三、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
解读:即便一号文件提出多举错恢复生猪生产,当前形势下依旧存在许多难点。表现在复产成功率低,复产积极性低,养殖户经历非瘟资金链断裂,复产面临的环保问题仍旧让养殖户迟迟不敢行动。这需要各级政府贯彻文件精神,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举措,抓紧打通瓶颈,提振养殖户复产信心,真正做到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以保障猪肉供给。
举措四、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
解读:由于生猪养殖并不能够给当地政府带来税收的同时,还会造成当地的畜禽污染,防疫压力大等情况,造成很多地方政府打着环保的名义搞“无猪市”、“无猪县”。若继续大搞无猪市和无助县,畜产品的供应谁来保证?一号文件纠正这一现实问题,但最主要还要看当地政府如何贯彻落实。
举措五、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
解读:非瘟疫苗何时问世仍旧是个问号,养殖户最主要的还是要做好防控,在非瘟疫苗问世前,生物安全才是最好的疫苗。
举措六、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生猪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
解读:非瘟的突袭也暴露了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的漏洞。尤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动物防疫机构体系还不完善,队伍还不健全,基础设施老化,如果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跟不上要求,如何保障做好非瘟疫情的防控?早在2019年7月份农业农村部出台的《意见》就对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今年一号文件再次提及,对防控非瘟有重大帮助。
举措七、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
解读:调猪转调肉,将减少生猪流通以减少疫情感染的风险,但也要看到,一旦调猪转调肉的全国局面形成,势必对猪价造成一定影响。
举措八、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解读:进入2019年下半年,猪价突飞猛涨,对消费端带来不少影响,带动CPI显著回升。若不及时调控猪价,其影响层面将波及各个方面,不止于消费水平的下降。
举措九、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强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
解读:生猪产能的急速下滑,造成供应短缺,急需猪肉替代消费品补充猪肉的供应短缺。猪肉的短缺也适当改变国人对肉食的消费偏好,一号文件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也利好奶禽牛羊的生产。
综合来看,就当前形势而言,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不容刻缓。一号文件除了对恢复生猪生产做了具体规划外,文件还对保险、环保、粮改饲、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出了指导。
一号文件继续加强农业保险信贷投入
一号文件第五部分第二十三条提出,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解读: 2015年,我国首批“保险+期货”模式的农产品价格保险诞生,目前生猪养殖户收益“保险+期货”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功。保险加期货模式已成为国家层面大力推广的金融扶贫服务三农的一个新模式。从2016年保险加期货模式第一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今年已连续四年再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足以见国家对该模式的重视。
事实上,很多养殖投资者都知道,当发生疫情、生猪大量死亡时,恰恰是扩大生猪养殖的最好时机。如果能抓紧时机迅速恢复养殖,并扩大规模,不仅能把损失补回来,还能大赚一笔。但这个时候也是养户最缺资金的时候,保险的重要性就体现在此,是其他补偿机制无法比拟的。尤其在过去的一年,养殖户经历了猪价的巨大波动、疫情的冲击,生产效益无从保障。保险加期货模式可有效对冲风险。
一号文件继续加大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一号文件第二部分第十三条提出,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
解读: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就指出,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要达到95%以上的目标。今年正好来到这个时间节点,而环保在政策的执行层面非常严格,特别对于当下一些复产的猪场而言,面临的头号问题就是环保,所以复产的养殖户一定要重视该问题。
一号文件继续扩大粮改饲规模
一号文件第三部分第十四条提出,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
解读:粮改饲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后,在往后每年一号文件都固定提到,一直坚持扩大粮改饲试点及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而对于其补贴也一直在提高,对于种植户增收起到很大帮助,最主要的是有效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草事畜牧业节本增效,实现了双赢。
一号文件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
一号文件第五部分第十三条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办好农村“双创”基地。
解读:相比去年一号文件所提及的一村一品,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今年一号文件无疑放大了视角——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非瘟的洗礼,养殖业遭受巨大冲击,如何尽快恢复生猪养殖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打通全产业链,现代产业园优势巨大,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探索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子,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整体服务功能,养殖企业可把产业园建设作为引领山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责任编辑:李芬
在微信中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或找小牧民 13971591889
加入垄上畜牧社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