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俗,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在新洲仓埠,浓浓的年味从冬至就已经开始了。家住新洲仓埠的村民刘先林,从入冬以来就开始打糍粑,今年60岁的刘先林手工打糍粑有40多个年头了,他制作的糍粑大小均匀、劲道爽口,在当地颇有名气。
上周,记者来到仓埠山庄民俗村,见到刘先林正和一群村民在打糍粑。在一个石臼里,倒入几十斤煮好的糯米,刘先林和另外六个村民围成一圈,每人拿着一根木桩,揣、捣、捻……动作紧密配合,一气呵成,大家口中叫着号子,把白亮亮的糯米面“治理”的服服帖帖。村民热情地招呼记者体验,拿起木桩,在石臼一顿猛捣,记者发现看似软糯的白面,捣起来颇为费劲,不一会儿就眉心冒汗,浓浓的糯米香味也扑面而来。
在仓埠山庄民俗村手工体验区,除了打糍粑,还有晒豆丝、炸圆子等各种手工制作。仓埠山庄民俗村负责人马成国介绍,民俗村开展打年货的服务已有6年,每年光糍粑就要准备上万斤,针对市民的需要,民俗村还准备了年货大礼包。
在展销大厅,记者打开一个年货大礼包,里面有腊鱼、腊肠、油面、糍粑、豆丝等近十种当地特产,根据不同的标准和价位,还有不同的搭配。马成国介绍,从入冬以来就有不少市民专门来采购,现场了解制作工程,除了个人购买,还有不少是企业或单位集中采购,采访中马成国忙着检查现场包装好的一批年货,当天他要发送500份礼包给一家预定了的企业。
除了现场采购,民俗村还有5个专门的网络直播间,记者看到直播间里展示了各种年货样品,正在直播的某网络公司负责人张先生介绍,民俗村所有年货从基地到生产,从加工到上市,都可以直播展示,网友在观看直播的时候与主播互动,勾起了他们浓浓的乡愁,也带动了年货的网上销售。
作为当地村民,刘先林表示,以前这些土特产都是村民自产自销,如今村里成立公司统一经营,把村里的环境美化,平时有乡村旅游做支撑,村民可以分红,到了年底村民在民俗村做工,制作各种土味年货热销,一个冬天下来可以赚五六千元,大家都很开心。
来源:楚天都市报(记者周治涛 萧灏 通讯员程书雄 刘慧)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