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现罕见长江鲟?其实是天朝淡水第一鱼,原本住在黑龙江!



垄上水产纵四海,服务八方暖人心!

鱼,是长江流域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日前有段视频上了热搜:重庆江津区钓鱼爱好者在贾坝沱长江水域钓到一条2.18米长、重约120斤的“怪”鱼,引起附近民众纷纷围观拍照。不少媒体报道直接将这条大鱼称是极其罕见的长江鲟,标题为“重庆江边现罕见长江鲟”。

但根据江津区渔政站和西南大学鱼类专家种类识别,这条大鱼其实是达氏鳇(你说尴尬不尴尬?)。而且这是达氏鳇今年第二次出现在长江流域,今年年初也有垂钓爱好者钓起了一条达氏鳇并放生。

达氏鳇:白垩纪遗民,天朝淡水第一鱼!

达氏鳇(Huso dauricus),俗称鳇鱼,又称黑龙江鳇,属于鲟形目鲟科鳇属一种大型肉食性鱼类,仅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及其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等支流。目前世界上鳇属仅有2种,另一种是欧洲鳇。

据研究显示,达氏鳇最早出现在距今1亿3000万年的白垩纪,其外形在一亿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可以说是“活化石”。而且达氏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成年体长2-5米,一般体重100公斤;未经证实的数据显示,最大的达氏鳇能长到5.6米长、1000公斤重。

达氏鳇在我国有“淡水鱼王”之称,如果看到国内有关“天价鱼”的报道,基本上那鱼都是达氏鳇,或者是和史氏鲟杂交的杂交鲟。

另外关于鳇鱼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在乾隆年间,东北的赫哲族人捕到一条古怪大鱼,当时谁也没有见过这种鱼。按照惯例,奇珍异宝都要上供京城献给皇帝。经过御膳房检验无毒,随后做成了一道美味的鱼肉。乾隆品尝后龙颜大悦,随即诗兴大发,写下《咏鱏鳇鱼》:“有目鳏而小,无鳞巨且修。鼻如矜翕戟,头似戴兜鍪。一雀安能啮,半豚底用投。伯牙鼓琴处,出听集澄流。”当时大臣称赞,并请乾隆给这鱼赐名,最后乾隆给它起名为“鳇鱼”,并定为皇家贡品。不过野史记载,鳇鱼自唐朝起就属于皇家贡品。

长江鲟和达氏鳇的区别:首先它们均属于鲟鱼科,尖尖的脑袋、一身硬鳞。

长江鲟,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体长1米左右,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属于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而达氏鳇是鳇属、仅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在肤色上,长江鲟为灰褐色或灰褐色、腹部白色;而达氏鳇体色偏黄。另外达氏鳇的嘴巴更大,以鱼虾螺丝蚌壳为食,也能吞下中小体型的鱼类;而长江鲟嘴巴比较小,只能吃小鱼或食物残渣,属于杂食性鱼类。

ps:由于我国达氏鳇的养殖技术和规模在世界上赫赫有名,所以达氏鳇在我国好像不是国家保护动物,但是野生达氏鳇名列CITES附录二(属于联合国濒危保护动物),类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为什么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达氏鳇会出现在长江呢?

视频里渔政站工作人员说是因为长江水域生态变好,但根据资料推测,它可能是当年清江泄洪逃逸的鱼类之一,可能是杂交鳇(鲟鱼和鳇鱼的杂交种)。

在2016年7月中旬,受到华中地区大暴雨的影响,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大坝泄洪,结果导致宜昌、宜都市等地区的渔民养殖网箱受到洪水冲击,约有9800吨的外来肉食鲟鱼死亡或逃逸进入长江。其中包括了达氏鳇、黑龙江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杂交鲟等种类,它们在自然情况下都不会在长江出现。

研究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就再也没有发现过长江鲟出现自然繁殖的现象。另外白鲟和中华鲟也挣扎在灭绝的边缘。ps:科学家调查发现2013年、2015年、2017年,长江的中华鲟没有产卵活动。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江流域环境恶化以及航运、航道整治、挖沙采石、江湖阻隔等。不过近年来国家大力保护长江生态、出台各种水污染防治措施,并在长江投放了人工繁殖个体都在10厘米以上的长江鲟。水质有变好的迹象,但是要恢复长江鲟的物种种群、栖息地,还有很长一段路。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希望长江流域的土著鱼类种群早日得到恢复!

来源:全知视角

责任编辑:李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