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山水留住乡愁 ——鄂州市峒山村的美丽蝶变

“这幅照片就是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会议室的场景,气氛很融洽,习总书记笑得很开心。”11月7日,在鄂州市峒山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讲解员陈琳指着墙上一张照片说。

现场听讲解的省政协办公厅人事处全体党员边听边看,不时有党员询问峒山村现在的发展情况。

该基地自2016年4月揭牌以来,已有900余批次310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参观学习。

生态农业引来源头活水

2008年,峒山村村两委决定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状况。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确定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子。村里成立峒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村党总支、村委会、农业发展公司“三管合一”的管理模式,通过反包、入股、分红、出让、对换等形式,流转土地4890亩。

村民一开始并不接受土地流转,在他们心里,土地就是命根子。时任峒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又胜经常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并号召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

陈又胜多次登门拜访“汉南西瓜大王”陈登宝,说服他技术入股与峒山合作,建起120亩西甜瓜大棚基地,当年实现纯收入80万元。

2013年,峒山村依靠村级自身积累再投入,建成葡萄园基地。

看到成效后,村民们转变态度,纷纷将自家土地流转出来,有村民学到技术后,甚至反租土地自己来种植葡萄、西瓜和苗木等。

以产业为支撑,让峒山村民增收致富有了源头活水。村民既能参与土地收益分红,又实现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全村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科普等体验农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安置村民就业500余人,人均纯收入突破1.8万元,19户46人脱贫。

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数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村容村貌。

近年来,峒山村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通村通组公路硬化,路灯、供排水、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完善,环村、沿路、沿河绿化带建设,件件都是提高村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

村里号召村民一起开展环境大清扫活动,指定卫生负责人定期清理垃圾,解决了村内生活垃圾臭味熏天、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问题。

村里还建起300多口沼气池,引入以农业废弃物为生产原料的生态企业,村民不再就地焚烧秸秆。

2017年夏天,峒山村启动“厕所革命”,采取奖补方式发动村民改厕入室。同时,铺管网、建污水处理末端,做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目前全村共有5个污水处理站,一个站一天可处理污水15吨。村里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等工作也在推进中。

去年9月,峒山村被列为全国首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是湖北省唯一入选的示范村。

整齐的路灯、宽敞的广场,映衬着四周古朴的房屋。闲暇之际,峒山社区的居民们聚在一起下棋、健身、聊天,享受着新社区带来的生活乐趣。

“现在的峒山,干净整洁,绿化率高,水电方便,社区还有银行自动存取款机,老百姓生活便捷,幸福感不断提升。”峒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建军说。


来源:湖北日报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