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薄皮起砂的砂糖橘是如何种出来的?

砂糖橘因果型扁圆,皮薄起砂,果肉爽脆、汁多化渣,香气醇厚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过在这个颜值为王的时代,砂糖橘“皮薄起砂”的特征已成为其重要的外观指标,并决定了它身价的高低。

这点自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果农朋友重视和关注,本次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关于砂糖橘的“砂”

砂糖橘的“砂”是一个个凸起的油胞,由于大且密集,酷似似拔毛洗净的鸡皮。

油胞也叫分泌囊,是芸香科植物普遍具有的结构特征,其形成可分为原始细胞、胞间隙形成、空腔扩大、成熟四个阶段,发育方式为裂溶生型。

由于内含挥发油(主要是萜烯类、倍半萜烯、醇类、醛类、酚类、烷烃类等含氧化合物),可释放出浓郁的辛香气味,我们在剥柑橘时会滋出来液体,就是因为油胞受压破裂所致。

砂糖橘能起砂,说白了就是油胞够大,果皮够薄,油胞稍冒出果皮,自然而然便会凸显。

一般来说,当砂糖橘果皮平均厚度在1.6毫米,油胞直径0.7~1毫米之间时,基本是起砂状态。

油胞大?果皮薄?

先从果皮厚度说起,柑橘的果皮由外皮层(油胞层)、中皮层(白皮层)及内皮层构成,对果皮厚度贡献最大的实际是白皮层。

中果皮细胞通过垂周分裂及平周分裂来增加其厚度,在膨果期时膨大生长迅速,成熟期前基本定型,所以控制果皮厚度的关键时期在于膨果期。

而此期氮肥施用过量,促生长类调节剂使用不当等均会刺激白皮层过度分裂,最终果皮增厚,当平均厚度超过2.3毫米时,一般不会起砂,甚至出凹砂果。

油胞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内含物(含氧化合物)的丰缺与否。一般来说,砂糖橘油胞中含氧化合物在膨果中期之前只会少量累积,在膨果后期至转色期间会迅速增加,在完全成熟后略有降低。

不过这含氧化合物可不是凭空来的,以其中含量最高的萜烯类物质为例,它是由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生化作用下而产生。而丙酮酸是植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物,由葡萄糖分解而来,葡萄糖对应的则是光合产物……

简而言之,光合产物充足,糖分累积多,才能保证油胞中物质的累积,以增大油胞直径,最终达到起砂的目的。

砂糖橘如何才能薄皮起砂?

从起砂机理来看,它既包含膨果中期前对果皮厚度的把控,又包括后期促进油胞内含物的累积,二者缺一不可,这里稍作总结:

①膨果中期依据果型控施氮肥,保果、防裂时用赤霉素等调节剂不要超浓度(20ppm)、超次数。

②膨果后期开始通过撑果、修剪等改善光照条件,控氮,增施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如硼、钙能促进油胞的形成,镁、钼等能提升光合效能,增加糖累积等,可喷施零氮全营养的红库叶面肥,对砂糖橘上色、增甜、出砂有积极作用。

③后期适度控水,防果皮因氮水平过高而二次生长,影响起砂不说,还会阻碍转色上糖。

(来源:农业助手(ID:nyzs360),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号外!号外!水果、苗木、茶叶、药材种植户注意啦!如果您想找品种、买苗木、学技术、问价格,赶紧加入垄上果木微信社群吧!进群方式:1、添加微信号:15997599684(果大姐);2、加入QQ群:695337905(垄上行果木圈)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责任编辑:果小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