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的记者小袁跟我说,最近,他学了一门新技术,那他到底学了是什么技术呢?这不,今天他就要展示一下。
记者 袁勇攀:小袁我不光是会开汽车 ,还会开火车,接下来就带乡亲们去下一站 袁夫稻田站喽。
有这一站吗?有!这一站就在我们黄梅县的永安村!
永安村有个袁夫稻田站?小袁在手机上查了半天怎么也没有找出来。原来,袁夫稻田是这个基地的名字,火车并不是用来接送旅客的,而是这里的一个景点。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以前这里是一节硬卧车厢,现在被我们改造成几十桌子的餐厅。
车厢内除了设置有餐厅外,经过改造后,还有卧室和客厅。完全可以满足游客们的衣食住行!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这里是一节软卧车厢,被我们改造成家庭式的客厅,这个是根据我们现有的设施,把它改造成四人住的家庭式的套房。
去年,小姜将这列火车从陕西宝鸡运到了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永安村,整列火车一共有七节。能将这个庞然大物搬到村子里,小姜可费了一番脑筋。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在高速上都不可以走的,我们就做地下的道,遇路开路,遇桥开桥,总共花了一百多万。从大河镇到这里来,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就花了一个星期。
运输这个大家伙总共用了小姜两个多月的时间,花费了200多万元,才将它安置在这里。对于如何冒出来这个奇思妙想,小姜也是抠破了头皮。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首先是考虑到它比较新颖,有创意,让游客在这里体验到农田风光的同时,还能追忆那些年绿皮火车的回忆。
金灿灿的稻田与绿皮火车交相呼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带给游客们年少时的回忆,也让他们记住了乡愁。
深圳游客 小戴:从哪里来的,我们从深圳过来,从网上看到的,本来坐火车是挺有压力的,挺繁忙的感觉,在稻田里看到火车感觉很放松,很休闲。
稻田变景区 人气旺得很
通过打造这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基地里的生意也相当的火爆!不过,说到生意火爆,这就不得不提到小姜基地里的这些稻谷。这些稻谷有什么来头,跟火车又有什么关系,咱们接着往下看!
在小姜基地的这片稻田里,农机手正在紧张而忙碌的收割稻谷。
收割机 机手 陈良军:大概五六百斤,因为她没有打药,施肥。
陈师傅说,因为他们采用的是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所以的稻谷产量比较低。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指导 冯再柱:你看那个鸭子,专门是吃稻田里虫子的,你看那个诱捕器,那是农科院给我们的,还有那个杀虫灯。
2017年,公司流转了乡亲们一千亩农田,种植绿色稻谷。可小姜知道,湖北是水稻大省,不乏优质的稻谷种植基地。如何将自己的稻谷卖出去,成了摆在她眼前的一道考题。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和公司的员工在一起想,那就种点向日葵试试,我们向日葵种下去,等它花开的时候,当时的场面就火爆了,那个时候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去年上半年,依靠向日葵吸引的人流,大米的销量翻了番。尝到了赏花经济给大米带来的甜头,小姜和她团队又想到了新点子。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这个就是我们的黄梅戏,我们不但有黄梅戏,还融入了当地的禅宗文化,岳家拳以及我们的挑花,目的就是提升我们园区的人气。
将黄梅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基地,既可以增加人流量,又可以提升基地的档次。去年下半年,基地的客流有6万人次,大米的销量也随着客流的增长,噌噌往上升。而这个时候,小姜和她的团队决定改变思路,发展农旅融合。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这个是传统的打谷机,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传统打谷的方式,玩的人多不多,多,都在抢在玩这个东西。他们很喜欢
除了现场摆放着农耕器具,供游客们体验外,基地还为他们提供了休憩的场所,这不,火车都开到了田里。
游客 李华阳:就是感觉很漂亮 很美好
游客:就是有一种回到大学时候的感觉,有一种回忆,感觉很好是吧,嗯!
吃水不忘挖井人,基地还吸纳了周边一百多名乡亲在这里务工,目前已有28个贫困户脱了贫。
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永安村 村民 王亚萍:我们在这里拔草,见事情就做,每天80块钱,这里好还是家里好,这里啊,这个公司很好!
王大妈今年68岁,以往,她种2亩农田,年收入不到一千块钱。现在王大妈在基地里打工,每年有五千来块钱,不仅收入提高了,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姜丽平:未来就是吃住玩,团建,让他们在玩的同时,体验到农田给他们带来的乡间乐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