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通城县北港镇横冲村的基地里,一垄垄红心火龙果挂满枝头,一座座新建的大棚里人头攒动……
“今年的产量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三倍,预计可达到6万斤……”横冲村黑斑蛙养殖基地,该基地负责人李翔说起养殖基地信心满满。
曾经的横冲,村穷、民弱、人散、地荒。村委会没有办公场所,集体负债80余万元,党组织软弱涣散,发展动力不足。
从2017年开始,该村农民的闲置土地资源被盘活,农民真正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体。通过成立横冲同富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村合作社集体经济。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954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2018年村集体经济营收达到89万元,纯利润23万元。今年上半年,村集体净收入已达到9万元,预计全年营收可突破百万。
横冲从昔日的“后进村”逐步成为“党建强村、经济富村、文明新村、美丽靓村”,被评为“通城县红旗村”、“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咸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北省生态建设示范村”。
借鸡生蛋抱团发展
横冲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最初萌芽于油茶种植。
2011年,通城县鼓励油茶种植,但是村民的参与热情并不高。
横冲村下辖六个小组。前些年,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村里有些土地已经撂荒。通往田间的道路年久失修,长满了荒草。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的村子,一度是“空壳村”。
对于产业发展,横冲村曾流行这样一句谚语:年年挖,年年发,年年搞的老地方。
产业发展是脱贫的必经之路。
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如何筹集项目资金,整合土地、人力资源,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袁明单已在心底谋划了许久。
为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袁明单带领村干部先将老百姓的土地流转到村里,村干部从选苗、种植、管护层层把关,收益按照村民和村集体四六比例进行分红。为打消村民顾虑,他向村民承诺:因管理不善、经营失误导致的损失由村支书一人赔偿。
这笔无期限且粗略的协议换来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650亩的油茶基地去年初见成效,今年丰收在望。
创新模式特色发展
如果说油茶种植是袁明单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次启蒙,那么塘约之行则将“带富”推上了快车道。
2017年7月,县里决定选择一个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横冲村入选其中。
同年8月,县里组织有关人员前往贵州塘约考察学习。
同年12月,横冲首个集体经济合作社同富农业发展公司正式注册。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把全村的土地流转起来,通过对产业进行评估,对投资人进行考察,择优选取,合伙成立合作社子公司。
“塘约之路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横冲的实际,发展适合自己的模式。”袁明单说,要想发展好集体经济,首要原则便是党组织对经济的领导权。把土地攥在自己的手里,才有更多的话语权;坚持财务公开透明,由镇财政所专人对公司的三资财产进行管理。
黑斑蛙养殖是村集体发展引入的首个项目。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对投资人的技术、资金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对方签订5年合同。
同富公司采用公司化运作的模式进行经营。
任何材料的采购,采用三家以上报价的形式进行竞标;资金的使用需双方同意才能支出;合作社子公司的账务由同富公司管理;任何生产经营情况需双方协商决策,生产实行全程严格管理。
产业融合均衡发展
横冲今后的发展思路如何?
农业项目风险大,受自然、人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横冲村请来了农业方面的专家,专业的发展策划团队,按照三产融合思路,打造“2.47公里产业带”。
2.47公里产业带即在沿村公路2.47公里的辐射范围内,按照林地资源的不同,合理发展产业。
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第一产业带有油茶、梅花鹿、鱼类养殖等。第二产业带将以农旅融合、亲子乐园、休闲采摘等形式带动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带将根据交通区位和自然资源,发展工业项目。
目前,该村已建成120亩黑斑蛙基地,100亩龙虾基地,650亩油茶基地,120亩中药村苦参基地,30亩无土蔬菜基地和30亩草莓基地,60000只土鸡养殖基地。
横冲位于北港镇东南部,距离镇中心约2公里,境内有杭瑞高速入口,省道320线、庄湘公路依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早在几年前,我们已储备1500亩工业用地;下一步把工业搞起来,物流园、厂房租售、沙产业带来的收入将非常可观。”说起横冲的未来,袁明单信心满满。
来源:咸宁网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