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的孙小春,他虽然身患残疾,却立志要脱贫致富,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帮扶,如今也成了大家称赞和佩服的榜样。
眼前这个用单手骑电动三轮的人就是孙小春,他没有右手,只好拧着身子用左手把着右边的龙头油门。尽管如此,他还是骑得很顺溜。他要骑到储存室拿出从冰箱里拿出冻好的鱼,去喂他一池子的“宝贝”。
孙师傅养了一百多个网箱鳝鱼,每天下午,他都要投喂一次饲料,这饲料是孙师傅的“独门配方”,是小鱼干加上饲料按比例调配而来。搅拌好的饲料好的饲料足足能装两大桶,总共有一百来斤重。这些事,都得他亲历亲为。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你看这个手,都是肌肉。平时请不起人,很多事情自己在做,有时候要绑网箱,我自己用手配合着嘴去捆,用绳子把栏杆绑起来。
乐观开朗的孙师傅今年45岁,在他幼时便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不幸。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记得是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不懂事,那个时候的变压器离地很矮的,我不小心 很淘气爬到上面去玩。那时候一年来不了两三天电,那天突然来电,把我这只手电伤了。
从那时起,孙小春只能学着用左手干活儿、写字,就这样勉强读到了初中,他却一心想早点出来挣钱来养活父母。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说来惭愧,那时候交不起学费,学费是十块钱。那时候父母年岁比较高了,我记得小时候还要交公粮。一年收割了把公粮一交吃都吃不饱。
由于身体残疾,孙小春在外找不到工作。他只好在家养起了一百多只鸭子,刚好能维持生活。在他三十多岁时,好不容易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然而不幸又一次落到了他身上。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我以前的妻子也是残疾人,是弱智,跟我一起生活两年的时间,三年不到,跟我生了两个小孩,一起好好生活,没想到出现那个意外,那是溺水身亡的,后面这个妻子我从来不让她下水。
提起前妻,这个刚强的汉子还是忍不住伤心流泪。眼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开销也越来越大。孙小春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脱贫致富,经过一番考虑,孙小春决定向别人学习鳝鱼养殖技术,从小规模做起。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见了一个在室内网箱喂鳝鱼的,一介绍给我,我在那一参观,我说这是个很好的发展生路。养的不多,十个网箱,投资几千块钱。把鸭子卖了,其他资金亲戚东拼西凑来的。
2007年,村政府帮他进行了危房改造,还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策兜底,孙小春夫妻俩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离脱贫还有一定距离。驻村工作队、镇联村干部、村干部决定对孙小春进行产业帮扶,通过网箱养殖鳝鱼,帮助孙小春脱贫致富。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想大面积投资,因为小面积投资回利慢。那时候没资金,村政府镇政府县政府到我家听说我家的困难以后,给我们不少帮助。解决资金方面 技术方面的问题,都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一开始,孙小春只养殖了20个网箱的鳝鱼,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年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有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孙小春这几年通过申请扶贫贷款,将鳝鱼养殖规模扩展到了100多个网箱。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现在纯利可以搞个五六万块钱。
为了把鳝鱼养的更好,张小春还会在网上学习养殖技术,专门研究调配出了“独家”饲料,养殖出的鳝鱼品质更好,一尾能比别人养的鳝鱼贵上几厘钱。
孙小春的妻子 李桂生:什么苦他都不怕,他都能干,什么都能坚持下来。别人都看不起他,说他一个手能干什么活,我说你两只手还干不过他。只要他勤劳、心好,其他我都不在乎。
咸宁市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 村民 孙小春:以前家人兄弟姐妹比较多,穷怕了,一心想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想把致富搞起来。 为了自己的小孩,将来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未来,想让家里过得更好。
来源:垄上行
声明: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