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病虫害多发,对照图谱好防病

懂农业 爱农村 爱农民

八九月份,高温多雨,生姜病虫害多发。很多姜农朋友虽然发现生姜生长不正常后,却不知道到底遭遇了什么病虫害,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药防治。现将常见生姜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技术整理编发,希望能为姜农朋友们提供帮助。

一、姜瘟病

发生症状: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为害地下茎及根部,常从茎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呈暗紫色,后呈黄褐色水浸状,病姜内部组织软化腐烂,挤压病部流出污白色汁液,有臭味;剖开病姜可见维管束呈褐色。地上部初期萎蔫,随病情的发展逐渐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在山东地区每年6-9月,每降大雨后一周左右,田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连年重茬,栽培地块土质黏重,栽培密度较大,田间郁闭通透性差,生长期连续阴雨天多,雨后田间易积水,管理粗放,缺肥缺水,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旺长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用菌灭立康冲施,每亩一瓶预防;发病用每亩两瓶;喷淋用30毫升/30斤水。

二、姜腐霉根腐病

姜腐霉根腐病,俗称黄苗子、烂脖子病,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到了雨季进入发病高峰。如果遇到雨水较往年偏多,有的地块大姜腐霉根腐病已大面积发生。

发生症状:姜腐霉根腐病发病初期可见近地面茎叶处出现黄褐色病斑,后软化腐烂,导致地上部叶片黄化凋萎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群结腐霉,真菌。一般雨水较多,温暖潮湿的的季节发病较重;常年连作地块,土质黏重,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经常大水漫灌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菌灭立康30毫升/30斤水,配99%恶霉灵灌根。

三、姜枯萎病

发生症状:姜枯萎病主要为害地下块茎导致块茎变褐腐烂,从土中挖出病块茎,其表面常长有菌丝体。地上部叶片常发黄枯萎死亡。

病原与发生规律:腐皮镰孢,真菌。常年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雨后易积水发病都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丙烯酸·恶霉·甲霜水剂800-1000倍液;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3%恶霉·甲霜水剂600-8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600-800倍液;兑水灌根,每株灌药液200-300ml,视病情隔7-10天灌1次。

四、姜斑点病

发生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梭形或长圆形,长3-5毫米,边缘褐色,中央黄白色并变薄,易破裂或穿孔,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全叶星星点点布满病斑。

病原与发生规律:致病菌为姜叶点霉。病菌喜温湿条件,温暖多湿,株间郁蔽,田间湿度大,易于发病。病害发生和发展与降雨次数多少、雨量大小密切有关。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600倍液或30%嘧菌酯1000倍,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4000-5000倍液,乙蒜素1500倍喷雾,每亩用液50公斤,对发病中心进行重点喷雾,隔6-7天喷一遍,连续防治3-4次。

五、姜炭疽病

发生症状: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从叶尖或叶缘出现褐色水浸状小斑,后向下、向内扩展成圆形或梭形至不规则形褐斑,病斑上有明显或不明显云纹,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成大斑块导致叶片干枯。

病原与发生规律:辣椒刺盘孢,真菌。常年连作地块,种植过密,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至发病前,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0%唑菌胺醋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2000-30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500倍液;30%苯唆硫氰乳油1500倍液+22.7%二氰蒽醒悬浮剂1000-1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情隔5-7天1次。

六、姜细菌性叶枯病

发生症状:姜细菌性叶枯病叶片发病,沿叶缘、叶脉扩展,初期出现淡褐色略透明水浸状斑点,后变为深褐色斑,边缘清晰。根茎部发病初期出现黄褐色水浸状斑块,逐渐从外向内软化腐烂。

病原与发生规律:野油菜黄单胞杆菌姜致病变种,属细菌。阴雨天多发病严重,尤其在暴风雨后病情明显加重。

防治方法: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0%噻菌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20%嘧菌酮水剂1000-1500倍等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12%松酯酸铜乳油600-8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40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600-8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琉·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七、姜眼斑病

发生症状: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梭形,大小5-10毫米,灰白色,边缘浅褐色,周围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出暗灰色至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上病斑连片,造成病地黄枯而死。致病菌为德斯霉。

病原与发生规律:地势低洼、多湿、肥料不足,特别是钾肥不足发病重。管理粗放、植株生长不良,病害明显加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

八、姜叶斑病

发生症状:姜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呈不规则形,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融合成大斑,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病原与发生规律:链格孢,真菌。温暖多雨的季节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发病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2.5%异菌·多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甲基·硫磺悬浮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氢铜·福美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氟嘧菌楷乳油1500-3000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300-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九、姜叶枯病

发生症状: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黄褐色小斑点,逐渐向整个叶片扩展易穿孔,发病严重时叶片变成褐色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姜球腔菌,真菌。高温季节遇连续阴雨天多或雾重发病重。地势低,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氮肥施用量过多发病都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2.5%异菌·多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400-600倍液;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

十、姜细菌性软腐病

发生症状:主要为害地下块茎。块状肉质茎发病,呈水渍状溃疡,用手挤压有乳白色浆液溢出。因地下部腐烂,可致使地上部迅速湿腐,病重时根、茎呈糊状软腐,致使全株枯死。病株散发出恶臭味。

病原:致病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喷洒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1:1:160波尔多液。

十一、姜溃疡病

发生症状:乍一看像钻心虫病株,但并非钻心虫。心叶枯黄,外叶正常,心叶严重的还发霉,从上至下发病,发病部分维管束变褐且茎干软腐,积压流透明液体,腐烂部位有臭味,根部和茎基都正常。

发生规律:生姜种植后,天气持续阴冷,致生姜前期长势差,相应的田间操作推迟,尤其是打孔、破膜的操作,造成膜下温度过高,引起烤苗现象,加之浇水或雨水致田间湿度增加,引发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36%三氯异氰尿酸,或50%氯溴异氰尿酸,或20%叶枯唑,或77%多宁等药剂进行防治,视情况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十二、姜茎基腐病

发生症状: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叶片发黄,发病后期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由于水分养分运输受阻,地上部主茎由上而下干枯死亡,叶片发黑脱落,呈枯萎状,湿度大时扒开土壤,在病部和土壤中可见白色棉絮状物,严重时开始死株,危害极大。

病原与发生规律:病原称群结腐霉,真菌。病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重茬连作地块田间菌源量累积,发病较重。

防治办法:菌灭立康30毫升/30斤水,配99%恶霉灵灌根。

【来源】中姜网 毕老师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加入垄上蔬菜圈,获取更多蔬菜资讯!

↓ ↓ ↓

垄上娃娃菜微信号:17343206025

(请转发到微信发布再打开扫描二维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